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從看病貴、看病難到醫聯體“大醫生”下沉居民身邊,從家有嬰幼兒無力照料到托育機構全面呵護……“十三五”期間,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不斷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創新, 持續優化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水平,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以創建省級健康促進區為契機,相山區實施“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多部門聯合開展健康促進行動,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轄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打造健康主題公園1個、健康步道1條、健康主題廣場1個、健康小區1個、健康示范家庭100家,創建市級無煙單位52個,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356處,媒體傳播、專家巡講、自有平台推進,全面傳播健康促進知識,營造健康促進環境。2020年10月該區圓滿完成省級健康促進區驗收評估工作。
“有個頭疼腦熱的在鄉鎮就能看,再也不用大老遠地跑到市裡了!”“儀器多了,條件好了,醫生看起病來也比以前強!”來自基層群眾尋醫問診中的切身感受,有力地反映了相山區衛生健康工作強基層、補短板的綜合效應。截至目前,該區共設置醫療機構258家,其中社區衛生服務站69家、村衛生室22家,城鄉醫療服務網絡基本健全。相山區渠溝鎮衛生院、相山區人民醫院北院區(相山精神病院)、相山區人民醫院、相山區公共衛生應急服務中心等衛生重點項目相繼建成使用或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
醫療服務基礎設施擴容提質,醫療服務質量協同跟進。2017-2020年,相山區累計招聘“三支一扶”醫學專業人員33人,申報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3名,公開招聘事業單位人員2名,分別充實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和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開展“民營醫院提升年”“醫療機構達標提升工程”“優質服務基層行”等活動,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行為不斷規范、醫療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在全國“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中,南黎、任圩、鳳凰新城、相南、曲陽等5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淮北市衛健委評審復核,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國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基本標准﹔2019年相山區渠溝鎮衛生院通過省衛健委評審復核推薦標准,獲得國家衛健委通報表揚,今年被安徽省衛健委評為“安徽首批社區醫院建設評估合格機構”。
“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是相山醫改中值得矚目的成就。2018年相山區渠溝鎮衛生院與淮北市人民醫院組建該區首個緊密型醫聯體﹔2020年6月建立了由淮北市人民醫院牽頭,相山區渠溝鎮衛生院、相山區南黎街道和鳳凰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的城市緊密型醫聯體,淮北市人民醫院高年資醫生到三家基層醫療機構輪流坐診、帶教指導,全日制負責做好管理幫扶,並開通與基層醫院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有效分流患者就醫,簡化患者就醫流程。僅2020年上半年,基層醫院轉診至市人民醫院即達3346名患者,接收淮北市人民醫院轉至基層醫院50余名患者。用相山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的話說,“打破了單純注重技術幫扶的模式,讓優質醫療資源深度下沉,真正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和健康生活的新需求落在哪裡,改革創新的步伐就精准對接到哪裡。回應二孩家庭迫切要求,近年來,相山區積極完善全面兩孩配套政策,探索打造“延伸式”“家庭式”“社區式”“獨立式”照護服務機構,幫助群眾解決不想生、不敢生、托育難等問題。目前相山區已打造托育機構13處,正在打造托育機構2處,擬打造托育機構1處,累計招收三歲以下嬰幼兒335人,2019年9月4日相山區發放了安徽省第一張照護服務機構登記証,完成一家托育照護機構的登記備案,新政溫暖人心,惠民落到實處。(韓惠 吳愛莉)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