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餐飲行業治理 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2020年12月02日08:10  來源:安徽日報
 

  餐飲消費是安徽消費增長的重要拉動力之一。據省餐飲行業協會統計,全省餐飲類市場主體超過25萬戶,其中小餐飲商戶佔一半以上,帶動就業超過百萬人。餐飲業作為典型的窗口行業、民生行業,在吸納就業、帶動三產發展、增加稅收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我省餐飲企業互聯網營收5.3億元,同比增長58.8%,其中,小餐飲商戶佔比較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餐飲商戶借助數字工具轉型升級,在促消費、穩就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安徽深化“放管服”改革,運用法治方式促進小餐飲規范發展。 2020年3月,為做好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保障,安徽適時啟動了省食品安全條例的修訂,依法明確允許小餐飲取得備案証明后,可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自建網站銷售食品,提供入網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經營資格。針對小餐飲等食品小微業態的特點,安徽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小餐飲入網后的事中事后監管,探索科學治理措施等方式,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深入推進餐飲業治理提升工程,不斷提升安徽省食品安全科學治理水平。

  推進餐飲行業治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協作,是區域發展一體化的重要內容。目前,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都出台了小餐飲登記備案入網的管理措施。其中,上海、浙江兩地在2017年已明確小餐飲通過備案登記后可從事網絡經營。上海還取消了小餐飲備案的前置營業執照要求。今年,江蘇出台了《關於加強小餐飲管理的決定》,進一步規范小餐飲經營行為。浙江還率先實現“三小”行業“多証合一”改革,加快推進食品小作坊、小食雜店、小餐飲店“三小”行業“准入即准營”。這有利於共同優化長三角地區營商環境,使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立法保障更加堅實。江浙滬皖四地還聯合印發《2019年長三角食品安全區域合作工作計劃》,推動區域食品安全監管一體化建設和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長三角地區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新法規提供更好法治保障

  小餐飲是“城市煙火氣息”的重要體現。小餐飲,是指有固定經營門店,經營面積五十平方米以下,從業人員少、條件簡單,達不到國家食品經營許可條件,從事餐飲服務的小餐館、小吃店、小飲品店等食品經營者。不少小餐飲經營者表示,與品牌、連鎖餐飲相比,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弱,更期待政策的“陽光雨露”。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小餐飲面臨兩難境遇——大量小餐飲商戶因為經營活動用地等非食品安全因素無法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証,而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証就意味著非法經營。為解決部分小餐飲無証經營現狀,市場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方式,對小餐飲推行備案制度改革,要求對達不到核發《食品經營許可証》的小餐飲,可以在縣區一級市場監管部門派出機構進行備案,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發放小餐飲信息公示卡。

  近年來,我省市場監管部門變堵為疏,適應新形勢下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新特點、新形勢,讓取得小餐飲備案証明的小餐飲店入網經營合法化,在網絡訂餐第三方平台與入網小餐飲食品安全監管並重的前提下,重點加大備案入網的線下實體小餐飲門店的原料採購貯存、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的安全監管,讓網絡訂餐消費者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合肥銀泰城饞嘴串耶餐飲老板徐明安說,自己本來就是個小店,之前不讓上外賣,就指著堂食賺錢。今年因為疫情,店裡好幾個月都沒啥生意,房租都快交不起了,眼看就要關門。非常感謝安徽省有關部門及時出台了食品安全條例,允許店面取得合法資質后,能夠同時上外賣。這真正是從老百姓的角度去考慮的,上了外賣,多了條銷售途徑,也就多了額外的收入,生活總算是看到了希望。

  合肥工業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霍敬裕表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治理堅持線上線下協同治理的基本原則,安徽通過立法和監管政策明確允許小餐飲取得備案証明后可依法入網經營,與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 “入網餐飲商戶必須具有實體店經營資格”是完全一致,符合中國餐飲行業的實際情況,反映出立法機關和政府部門順應互聯網+經濟發展趨勢,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的積極姿態。

  強化小餐飲入網后的事中事后監管

  安徽省在推進小餐飲食品安全整規上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早在2014年,就提出要整治規范小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示范店,一些城市將小餐飲整規工作納入到城市文明創建之中。

  加強小餐飲准入后的監督管理。2019年12月12日,安徽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計劃任務清單的通知》,明確列出了安徽省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計劃任務清單,切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加大對餐飲服務等企業“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檢查力度,形成監管閉環,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繼續深入開展飛行檢查、交叉互查。

  阜陽市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安全監管科科長歐陽世濤介紹,阜陽市將依法獲得備案經營資質的小餐飲納入互聯網平台,為全市餐飲行業發展爆發出新的增長點,有助於打好地方餐飲名片,傳承美食文化、塑造大眾口碑。為了加強小餐飲入網后的監管,阜陽市強化備案管理,加強監督檢查,聯合美團外賣投放“食安封簽”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同時,長三角各省市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提升小餐飲規范發展水平,積極探索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等制度,為推進食品安全治理在監管法規、標准、政策一體化,促進食品行業的規范發展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不管店大店小,作為消費者關注的無外乎干淨衛生、口味好、價格實惠。現在監管部門對這些小餐飲店有具體的管理措施,我們去店裡也明顯感覺到規范經營,我們吃得放心。 ”合肥市民吳女士高興地說,今年疫情提倡保持社交距離,相比堂食,點外賣有些時候更方便也更安全,現在這些小餐飲店也能上外賣,對消費者來說也有了更經濟實惠的選擇。

  餐飲行業恢復發展助力“六穩六保”

  外賣屬於典型的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活服務業,允許小餐飲入網經營,有利於“六穩”中的穩就業。

  安徽省餐飲業就業群體龐大,入網經營有助於提升小餐飲復產復工、抵御風險的能力,穩定就業渠道。另外,有助於“六保”中的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疫情背景下,快速恢復經營獲得收入,是餐飲業度過難關的關鍵。入網經營和線下經營雙渠道並重,對安徽省餐飲復蘇,保障民生、保障就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動能。

  夜經濟的發展,餐飲經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餐飲、購物等傳統上以白天活動為主的服務行業逐漸向夜晚延伸,成為夜間消費的重頭戲。許多特色美食和風味小吃在城市劃定的夜間餐飲區內集聚。通過小餐飲等餐飲業態的規范治理,為夜經濟繁榮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外賣也成為了夜經濟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根據全國餐飲商家在線指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城市商家正在抓住夏季夜間消費機遇,延長夜間營業時間。覆蓋全國50個主要城市的這一指數顯示,目前全國約六成餐飲外賣商家晚上10點后仍在營業,約四成商家深夜12點之后依然提供外賣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適應疫情新經濟,回應群眾關切,進一步完善三小食安監管體制,在保障食品安全與優化營商環境,保民生、保就業之間取得了平衡。小微餐飲商戶是亟需六穩六保的重點對象,新政策找准了食品安全和行業發展的關鍵平衡點。

(責編:吳西露、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