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七冶集團:廢棄礦坑的50天生態“蝶變”

2020年12月01日14:4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從一個廢棄許久的礦坑,到一座現代化的填埋場,翻天覆地改變的背后,是十七冶建設者默默無聞的耕耘。50天實現生態“蝶變”,更離不開十七冶建設者無微不至的呵護。在安徽靈璧縣一般工業固廢填埋處置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十七冶集團項目部牢牢踐行“兩山論”理論,以獨特的施工設計思路,綜合利用地下水導排系統、HDPE防滲膜等先進技術與新型材料,將綠色施工的理念牢記於心,把生態修復的目標實踐於行,成功建造起一座精品優質的綠色環保工程,為靈璧縣人民健康安全和當地生態環保事業織就了一道可靠的“防護網”。

靈璧縣一般工業固廢填埋處置工程項目位於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虞姬鄉三山礦坑,佔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填埋庫區有效庫容200000立方米。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垃圾壩、防滲系統工程、雨水及地下水導排系統、滲瀝液等導排及處理系統、填埋氣體的收集導排以及環境檢測系統等,建成后主要用於填埋工業固體廢棄物,對靈璧縣生態環境保護發揮著重要作用。自2020年9月6日進場施工開始,項目部始終秉持綠色施工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強化環保標准貫徹執行,於10月26日順利竣工,實現了廢棄礦坑的生態“蝶變”。

三山礦坑是靈璧諸多採石場遺留下來的礦坑之一,昔日貢獻了大量礦石資源,如今隨著開採的礦石資源逐漸枯竭,一系列生態問題開始暴露出來:粗放開採導致岩石裸露,長時間經雨水沖刷易引發水土流失和山體滑坡﹔礦坑遺留的廢水呈酸性,不利於植物的正常生長﹔沒有有效的隔離措施,廢水極有可能滲入地下水,影響當地居民飲水安全……對礦坑的改造升級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第一次見到真實的礦坑,比想象中還要大很多呢。”不少年輕小伙子在現場勘察時,都發出這樣的感嘆。經過長達數天的實際勘察和研究分析,項目部得出了“這個礦坑,很適合用來建造我們的填埋場”的結論,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基坑開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最大限度上保存了施工現場原有的地形地貌,還可以大大節約在時間、人力、機械和材料上的投入。經過多方商議規劃后,選址礦坑的方案被拍定,項目部也立即進場,開始著手對礦坑的修復。由於原有礦坑四周岩壁凹凸不平,不利於防滲材料的鋪設,項目部在開始施工前組織進行邊坡的修整,並收集修整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石材,經過處理之后可以作為砌筑壩體的原材料加以使用,既減少了廢棄石材外運對環境的影響,又可以節約工程所需材料,廢石的利用率達到了最大化。在項目部科學詳實的規劃中,一場因地制宜變礦坑為填埋場的工程浩浩蕩蕩的開始了。

填埋場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防止有毒有害滲濾液的滲漏。為防止礦坑廢水和垃圾滲濾液滲透到土壤中,項目部合理規劃設計,採用地下水導排系統有效規避了這一環境污染的風險。

在進場之初,項目部便開始思考如何有效防止滲濾液滲透,深思熟慮之后決定通過設置地下水導排系統來應對。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在庫底設置安裝了地下水導排系統,導排管由1根主管和6根支管組成,主要用於導排地下水﹔防滲層由土工布、碎石、天然鈉基膨潤土防水墊、HDPE膜以及土工濾網等多層材料鋪設而成,主要是為了防止填埋的垃圾滲濾液滲透到土壤中,污染土壤以及地下水。考慮到滲濾液無法從庫底排出,項目部又巧妙的在庫底設置了滲濾液導排系統,無法排出的滲濾液可以通過滲濾液導排系統,由各個支管匯聚到主管,再通過主管進入滲濾液觀察井,最后經過專門的處理,達到排出標准后才會予以排出。通過這樣的設計,整個填埋場完成建設之后,庫底和四周內壁會借助防滲材料連接成一個整體,可以有效防止各種有毒有害滲濾液的滲漏。

在導排系統的加持下,填埋場內的滲濾液如同處於天羅地網之中,極難“偷跑”到外界,對保護周邊環境不受垃圾填埋污染發揮著重要作用。

“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為進一步有效防止滲濾液滲漏,項目部在建設導排系統時,為了增加抗滲系數,又想方設法為抗滲上了一道“雙保險”。在防滲工程開工前,項目部專題研究採用什麼樣的防滲材料,才能起到“雙保險”的作用。市場上的防滲材料多種多樣,什麼樣的材料才適合呢?為此,技術人員採購了多種材料進行防滲試驗,經過多次試驗對比,最終決定選用HDPE膜這一新型材料。HDPE膜是一種由結晶度高、非極性的熱塑性樹脂構成的塑料卷材,具有很好的防腐、防電、防潮、防滲漏性能,可以經受住酸、鹼、有機溶劑等的腐蝕。同時它的拉伸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好,耐環境應力開裂與耐撕裂強度性能好,耐熱和抗寒的特性也首屈一指。可以說,HDPE膜是與垃圾填埋場的防滲工程是“天作之合”。

採用HDPE防滲膜,不只是憑借簡單的實驗,更多的是技術人員根據工程特點作出的決定。一方面,由於項目所在的礦坑廢棄已久,周邊遍布著各式各樣的植物,這些植物對於防滲工程而言是一大威脅,很多材料都無法抵擋住植物根系的生長,而HDPE膜具有優異的抗穿刺能力,可以抵抗大部分植物根系,十分適合在植物生長茂盛的環境中使用。另一方面,考慮到項目工期隻有短短的50天時間,HDPE膜具有很高的靈活性,有多種規格、多種鋪設形式滿足不同工程防滲要求,可以採用熱熔焊接這一快捷方式,且焊縫強度高,可以極大的縮短工程進度。再加上HDPE膜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物質,自然而然成為項目部的首選。項目部將HDPE膜設置在滲濾液導排系統和地下水導排系統之間,可以有效隔離地下水和滲濾液,防止滲濾液泄漏污染地下水情況的發生。

建設綠色工程,施工過程自然也要環保先行。以綠色施工打造綠色填埋場,最大限度保護和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是項目部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的思路和目標。

由於項目所在礦坑生態環境較差,如何在維護好現有狀況的基礎上加以改善,是項目部踐行綠色施工理念的一大難題。“完成施工是工作任務,保護生態是使命職責!”在綠色施工專題研討會上,項目負責人向全體員工明確了保護和改善礦坑生態環境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保護現有環境下進行施工,雖然難度較大,但大家還是從進場開始便一直堅定執行。為了不進一步破壞礦坑脆弱的生態環境,項目部將大臨選址在距離施工現場一定距離的安全區域,防止造成二次破壞,同時秉持著“永臨結合”的理念,盡可能避免破除原有山體,全力保護現場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在完成填埋任務后,及時進行后續封場以及綠化工程,對山體進行苗木種植,及時恢復綠化,避免水土流失,周圍自然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不敢相信,以前廢棄的礦坑現在竟然大變樣了。”周邊的居民在看到礦坑一點一點的轉變后,都發自內心的感嘆道。綠色施工鑄就綠色工程,在項目部的努力下,往日廢棄的礦坑已經“蝶變”為一座高質量、現代化的填埋場,200000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庫容量將為靈璧縣垃圾集中治理提供有力的條件,對當地生態環境治理將是一次重大的貢獻。(陳忠彪)

(責編:歐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