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響腸:“1+4+N”工作機制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2020年11月19日15:04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今年以來,岳西縣響腸鎮積極探索鄉村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模式,推行“1+4+N”工作機制,突出黨建引領,建立矛盾糾紛處置4項機制,推進三治融合、提升服務水平,延伸N個聯動載體,凝聚各方力量,把社會治理端口前移,補齊基層風險治理短板,全力打造源頭治理示范鄉鎮。

黨建核心引領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中的戰斗保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堅持黨建帶社建,以村綜治中心為“龍頭”,整合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與綜治中心職能,打造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平台,以社會治理網格為基礎,推進社會治理網格黨小組建設,形成黨建體系與社會治理網格雙網系融合,讓黨員全過程參與社會治理工作,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

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4項機制。形成“網格化管理-矛盾糾紛排查(信息收集)-研判預警-聯動處置化解”閉環管理,做到矛盾糾紛就地化解、不上行。一是建立三級網格管理機制。以鎮、村綜治中心為中心,以行政村、行業領域為單位,根據自然中心村與通組道路情況,按照相近相鄰、方便管理的原則,做到點、線、面相結合,合理劃分網格區域,並以村兩委干部為主體擔任網格長,再以50-100戶左右聯防為基礎設置微網格區域,並以黨員、組長、鄉賢、公益崗人員、護林員等群體為主體擔任網格員,形成“鎮村綜治中心+網格區域(行業領域網格)+微網格區域”網格化管理體系。二是建立三色預警機制。以村級綜治中心為單位,依托矛盾糾紛排查、網上信訪、本級受理、電話訴求、上級反饋等渠道獲取的信息,根據涉及人員數、訴求涉及面、訴求量資數(信訪次數)、訴求反映層級等方面實行積分制管理,根據積分情況從高到低實施紅、橙、黃三色預警。三是建立三級排查機制。以村“綜治中心+網格區域+微網格區域”為基礎,網格員每周、網格長每半月、鎮村網格干部(結合各項工作開展)每月進村入戶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做到有問題早發現。四是建立三級調解機制。構建“網格微調+村級調解+鎮村聯調”的三級聯動聯調工作機制,建立“訪調+訴調+警調”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台,實行“三員三心”調解工作法(三員是指:鄉村五老人員、鎮村工作人員、法律工作人員,三心是指:多一點耐心、多一次談心、多一份公心),對排查出的糾紛及時介入,將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在網格化解、難事在村化解、大事在鎮化解。

延伸聯動工作載體。堅持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圍繞“黨組織、社會組織、人民群眾”全方位參與延伸工作載體,圍繞村級事務“提、議、評、公開”四步工作法,構建村級事務民主協商載體﹔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基礎,在遵守村規民約、村風村訓、參與公益事業、鄰裡互助,尊老愛幼、志願服務、支持鎮村工作等方面,對村民進行“五小”(小美德、小美化、小產業、小服務、小學習)積分量化評議,引導農戶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運用”小積分“發揮“大作用”,構建道德評議載體﹔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鄉賢、五老人員工作室,發揮社會組織、人員的在矛盾糾紛化解、公共事務監督管理、公益事業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方面的作用,構建村社聯動載體﹔將鎮村工作打包融入網格,充分發揮網格干部的“信息員、調解員、宣傳員、服務員”作用,推進全科網格建設,變社會治理網格為“治理+服務”網格,實現群眾有事找網格、辦事在網格的局面。通過載體建設引領農戶從“村要做”轉變為“我要做”,帶動老百姓參與到全村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德治、自治、法治”相融合的工作機制,從源頭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著力提升服務水平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水平。(吳傳攀 劉君)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