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縣冶溪鎮位於皖鄂兩省三縣交界地,國土面積106平方公裡,人口2.5萬,享有“大別山中小江南”之美譽,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等稱號,是“禪宗文化”的發祥地、“古樹名木”的聚集地、“田園風光”的醉美地、“鐘靈毓秀”的拍攝地。
近年來,冶溪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目標,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基層社會治理擺在突出位置,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積極探索“五老”治理模式,充分發揮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老退伍軍人、老勞模的作用,強化問題導向,激發創新動能,加快現代化步伐。
發揮模范作用,調動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為切實引導全鎮牢固樹立“大家的事情大家辦”的理念,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冶溪鎮積極發揮“五老”的余熱,利用他們在人民群眾中的聲譽和威望,發揮模范先鋒作用,讓群眾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決策主體、執行主體、監督主體。80歲退休老模范陳顯然,甘當“保姆”,義務管護小山塘、小農飲等“八小”水利設施,破解了無人管養難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工程效益,同時積極帶動身邊群眾一起參與到鎮、村工作中來,被授予岳西縣水利民生工程“監督員標兵”,獲得2019年“最美岳西人”。
開展移風易俗,讓文明鄉風在冶溪蔚然成風。冶溪鎮積極組織有威望、有品德、有見識、有擔當的“五老”進入村調解委員會、鄉賢理事會、道德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細化“四會”職責范圍、程序流程,針對移風易俗、鄉風文明,把一切紅白喜事減辦或不辦,不鋪張浪費納入各村村規民約,“五老”率先垂范並監督檢查,群眾自覺性逐步。冶溪鎮司空山村老退役軍人殷小雅,自編自創移風易俗主題作品50余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打鼓書宣傳、教育和引導群眾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該村榮獲岳西縣“移風易俗示范村”,其本人榮獲“安慶好人”。退休老村干劉國政,風雨無阻教中老年朋友跳廣場舞,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提振農民精氣神。
改善人居環境,筑牢鄉村社會治理基礎。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方針的有效落實,是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積極探索。冶溪鎮2019年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及工程建設中,邀請“五老”擔任質量監督員,由他們來管理治理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他們每天不辭辛勞,奔波於現場,同時積極協調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糾紛矛盾,得到了廣大村民的擁護和一致好評。2016年岳西縣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以來,退休老教師劉純厚主動擔負起金盆村花園段通村路的質量監督員,他每天清早拿著鐵鍬在路上進行巡查,監督工程施工質量,完工后又主動擔負起鄉村道路養護者。石嘴村身患殘疾、60多歲的老黨員胡時鑫自籌資金10萬元,流轉閑置田地和荒山60多畝,帶領群眾發展茶葉、油茶,戶均年增收3000元,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其本人獲得“安慶好人”榮譽稱號。
推動綜合治理,全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近年來冶溪鎮積極探索農村社會治理新模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充分利用村調解委員會,發揮“五老”的優勢,使許多民間糾紛得到及時化解。退休老干部胡鬆焰退休后擔任冶溪鎮調解員,積極協助司法、公安等部門調解相關民事糾紛,推動“和諧冶溪”建設,打造平安示范鄉鎮。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純鬆深入學校、村、企業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識,推動群眾自我教育,實現自我提升。2019年“五老”調處群眾糾紛38起,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冶溪鎮積極發揮“五老”作用,強化氛圍營造,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讓社會治理的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鎮人民,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張岳平 胡興南)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