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燈火初明,岳西縣特警大隊隊員在街道巷間穿行巡邏,散步的市民談笑自若。平靜、安寧的生活,折射群眾對該縣治安環境的放心和滿意,也是岳西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縮影。
今年以來,岳西縣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圍繞建設“1”個中心、打造“5”大平台、堅持“6”項工作法、強化“7”項機制,創新實施“1567”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岳西新模式,全面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
一個中心,高位推動
岳西縣一個中心、智慧聯動,發揮數字化資源共建共治共享作用。該縣將數字化社會治理體系納入“數字政府”建設范疇,全面推進“雪亮工程”,整合鄉鎮、部門數據資源,建設數字治理指揮調度中心,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同步在24個鄉鎮設立相應的分中心,推動綜合治理、攻堅化解,解決日常問題。完善數據集成、綜合處置、會商研判、指揮調度、政務服務五大系統,整合黨務、政務、警務、綜治、城市管理、交通、應急、審批服務等各類數據資源,實行全口徑數據歸集,構建集通信、指揮和調度於一體,高度智能化的指揮調度平台,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綜合服務水平,努力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
該縣堅持黨建引領、高位推動,堅決扛起先行先試重大政治責任。強化制度管理,以實施意見為總領,出台“1 + 6”制度體系,確定目標框架、階段目標、任務板塊三大重點,定期提煉經驗做法,及時上升為制度成果。強化陣地建設,抽調16名專職工作人員集中辦公,明確79名單位聯絡員,組建188個試點工作專班,確保集中力量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強化資金保障,縣財政每年投入35萬元專項經費,著力解決“沒錢辦事”難題,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五大平台,聚焦重點
五大平台、多元參與,打造善治融合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德治宣傳平台採取“12345678”工作模式,狠抓線下“綠地中心”建設,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所24個、站188個、點558個。打造線上“彩雲中心”,開辟專題專欄,形成線上文明實踐陣地。成立紅色文化宣傳志願服務隊,以“徐大娘舍子救紅軍”的故事為素材,拍攝紅色微電影《換衣》,切實做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上下聯動平台深化“千名干部下基層”工作法,工作專班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拉家常、解難題、話發展。採取找清症結、摸准實情、解決難點、辦好實事工作模式,明晰八項職責,踐行為民服務宗旨。
服務保障平台中,全縣政法干警下沉網格,與“單元長”“聯防長”“網格長”“網格員”相互補台,構建“網格化管理、多部門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律師下沉基層,為基層解難題。
干群連心平台上搭建“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在服務黨員、聯系群眾、收集意見、解決問題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三治”融合平台積極開展基層社會治理項目建設,在菖蒲村和城東社區開展“三治融合”試點項目,委托安慶愛群社工參與,以民政視角探索推進社區的法治、德治、自治的融合和工作方法。
六種特色,打造品牌
六種特色、完善服務,不斷夯實基層平安建設工作根基。首先是健全“421”工作法。聚焦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健全“兩統一嚴、兩排一明、兩包一守、兩解一打”機制。落實“1+3”包保責任制、“四定五包六清”工作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
推行“六步群眾工作法”,按照“認真學、戶戶到、事事清、問題解、不過夜、回頭看”六項工作要求,實現農戶走訪全覆蓋,就發現問題及時辦理,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拓展“背包服務工作法”,構建“1+3+N”網格化工作體系,組建背包服務隊,將業務裝進背包,把政策宣傳、信息採集、法律援助等工作送到田間地頭,形成“一人上門、集中受理、分頭領辦”的工作格局,打通基層便民為民服務“最后一公裡”。
完善“紅色質量監督員工作法”,建立765名五老隊伍和548名紅色質量監督員,發揮其參與法治宣傳、矛盾糾紛化解、公共事務監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實施“道德評議工作法”,全面推進和規范基層道德評議機制建設,探索“小積分解決大矛盾”“小紅帽”“數字蓮塘”等創新做法,將鄉村重要事務量化為積分指標,根據積分給予相應獎勵或行為約束,為市域社會治理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落實“小微權力制約監督工作法”,圍繞村級黨組織建設、服務群眾、社會管理等方面,梳理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構建“12345”機制,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精准預防“微腐敗”。
七項機制,積厚成勢
七項機制、鞏固提升,織密織細織牢綜合體系保障網。該縣強化“五面紅旗”引領機制。開展“五面紅旗”評比活動,每年評選“基層黨建紅旗村”“產業興旺紅旗村”“生態宜居紅旗村”“鄉風文明紅旗村”“治理有效紅旗村”各4個,打造基層治理“紅色引擎”。
強化“網格化”管理機制,構建網上網下網格化管理、多元化服務、常態化保障模式,健全村(社區)服務管理網絡,發揮網格化管理在突發性治安事件處置、社會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等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小網格”撬動“大治理”。
強化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實行“專業+群眾”“專職+兼職”相結合模式,廣泛動員“玉禾田”保潔公司、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社會力量參與平安創建。
強化綜合執法機制,整合鄉鎮林業、農業、水利、國土等執法職能,成立鄉鎮綜合執法大隊,縣直18家執法單位委托鄉鎮執法事項共計220項,將綜合行政執法力量下沉基層一線。
強化公共服務提升機制。建立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充分利用“扶貧和振興夜校”等載體,以及“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為群眾提供便捷法律服務,不斷健全“全時空”基層“服務體系”。
強化專項治理機制,以“八個專項治理”行動為牽引,開展14個行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實行“挂賬促改”,推動“一案一整治”,確保重點地區、行業、領域治理見成效。
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投入8000萬建設“雪亮工程”,實現空中有監控、地面有巡邏、重點部位有技防的防控網絡。將智慧安防小區、智能研判預警響應處置“前哨”系統建設納入“十四五”規劃和政府民生工程,構建社會治安防控網“一網覆蓋”。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關乎群眾幸福,馬虎不得,我們探索實施‘1567’岳西模式,有效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在守正創新中拓展成果,在精耕細作中積厚成勢。”岳西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汪從永如是說。(王節晴)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