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心之花在脫貧攻堅中美麗綻放

——安徽中煙阜陽卷煙廠公益助農活動讓對口扶貧村解憂增收

2020年11月09日15:00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老李家種植的西瓜受疫情影響行情不好,面臨滯銷難題﹔老杜家的桑葚熟了,市場消費不足導致大量剩余﹔村民種植的蜜薯還有一大批沒有賣掉……面對一個個有收成無銷路的被動局面,一時間急壞了辛苦一年的種植戶。

2020年,在新冠疫情和洪澇災害的雙重影響下,已經脫貧出列的阜陽市颍東區插花鎮前於村村民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和壓力。

然而,每當貧困戶遇到困難和需要幫助的關鍵時刻,總有安徽中煙阜陽卷煙廠黨員干部和廣大職工群眾的援助之手、愛心之舉、應有之責。

作為前於村的“雙包單位”,2014年以來,阜陽卷煙廠黨委高高扛起社會責任,深度參與扶貧攻堅,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派駐第一扶貧隊長袁志強長期入駐,抽調33名中層干部定期對口走村進戶,幫助前於村盡快實現脫貧、走上致富之路。

就在今年這個秋季,阜陽卷煙廠實施的一場“愛心助農保增收、消費扶貧在行動”活動,幫助前於村種植戶及時化解了心中的擔心和焦慮。

線上+線下,為滯銷蜜薯帶貨

“這個蜜薯看起來真不錯,我要兩袋。”“我也要兩袋,能多幫買一點是一點,這麼好的蜜薯放壞了多可惜啊,多買點還可以送給親戚朋友。”近日,在阜陽卷煙廠卷接包車間,大家正積極購買前於村的蜜薯。

金秋十月,正是蜜薯豐收的季節。蜜薯種植是阜陽卷煙廠為前於村量身定制的扶貧項目之一,也是前於村主導的產業脫貧項目之一。近100畝的種植基地今年迎來了大豐收,23個種植戶正在基地裡收獲著沉甸甸的蜜薯。預計今年畝產可達1500公斤,按照市價每公斤2元計算,可為每家貧困戶帶來幾千元的經濟收入。

這麼喜人的蜜薯,卻因銷路不暢積壓在家,眼看就要“過季”,勞動成果要付諸東流。面臨著血本無歸的困境,村民們心急如焚。這對駐村扶貧隊隊長袁志強來說,也是當務之急。他協同安徽省體育局,請來世界冠軍周呂鑫為“前於蜜薯”打品牌、找銷路,利用網絡平台直播帶貨,推銷前於村的蜜薯,同時倡議並發動阜陽卷煙廠干部職工自行購買。

阜陽卷煙廠物流分中心黨支部在前於村幫助裝運蜜薯

“眾人拾柴火焰高。”阜陽卷煙廠各黨支部成立愛心志願服務隊,第一時間安排人員、調配車輛、宣傳發動、組織購買,僅三天時間,阜陽卷煙廠職工就購買了近2萬公斤蜜薯,確保了每戶種植戶7000元的收入,及時把收成轉化為了收益。

拿到錢的種植戶,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甜蜜的笑容。“多虧了阜陽卷煙廠職工的幫忙,我家兩畝地的蜜薯幾天就賣完了。”種植戶王大媽高興地說,“他們不僅直接上門拉貨還賣了好價錢,有了銷路我們啥也不愁了。”

開通綠色通道,解決西瓜銷售難題

在阜陽卷煙廠職工食堂水果區,擺放著一盤盤“愛心西瓜”,是職工最愛吃的無公害水果,這些愛心西瓜就來自前於村,是貧困戶李雲山種植的。

李雲山今年70多歲,腿腳不便、患有高血壓病,愛人王影患精神病,已經享受政府低保的他卻要自力更生,依然要種幾畝西瓜,他說:“我不能光吃政府的補貼,手腳還能動,要靠自己養活自己,干點庄稼活是我的本行。”

2019年夏天,李雲山種植的西瓜正趕上市場飽和,一直賣不出去,把他愁壞了。阜陽卷煙廠領導通過走訪后,要求扶貧村隊長主動與村委會對接,盡快聯系阜陽卷煙廠職工食堂,建立定向購買意向,定期批量採購,同時發動職工群眾購買,杜絕了滯銷帶來的西瓜熟透毀壞問題,替老李挽回了經濟損失。

兩年來,阜陽卷煙廠職工食堂均採購老李種植的西瓜,這一便捷的“直銷綠色通道”,幫助老李解決了銷售問題,有時職工個人還掏錢買不到,一時供不應求。

在阜陽卷煙廠職工食堂大家爭相品嘗扶貧西瓜

“愛心扶貧西瓜沒有打農藥,是純綠色食品,我們吃起來也放心。”正在食堂就餐的阜陽卷煙廠卷接包車間副主任袁鑫一邊啃著西瓜,一邊說。

愛心西瓜,不僅給阜煙職工在炎炎的夏日帶來了清涼,讓大家品嘗到了純天然綠色食品,也解決了貧困戶西瓜銷售難題,為精准扶貧貢獻了一份力量。

隻要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和水果蔬菜遇到了銷售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阜陽卷煙廠。貧困戶杜峰種植的6畝桑葚於今年初夏成熟了,然而桑葚採摘期和保質期隻有3天的時間,市場需求量不大,望著挂滿枝頭的果實,老杜心裡犯起了“嘀咕”。得知這一情況后,阜陽卷煙廠聯合阜陽電視台,利用公眾號客戶端大力宣傳推介,不到一天的時間,桑葚便銷售一空,老杜也因此獲得收益1.8萬元。

不僅如此,阜陽卷煙廠還幫助建立前於村中藥材“白術”種植基地,壯大集體經濟發展﹔幫助建設扶貧車間,助力貧困戶就業﹔每年拿出10萬元,開展愛心圓夢助學活動,幫助貧困學子順利走進大學校門﹔黨員干部每年定期給留守兒童購買過冬棉被、棉衣和學習用品,解決貧困戶后顧之憂……一系列的暖心行動,不僅幫助扶貧村樹立了發展信心,還幫助貧困村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前於村駐村扶貧隊長袁志強為留守兒童送去學習用品

“隻要我們村哪個貧困戶有困難,總有阜陽卷煙廠的愛心人士前來拉我們一把,前於村能夠脫貧摘帽離不開阜陽卷煙廠廣大干部職工的愛心幫扶。”前於村村支書記張志平欣慰地說。

其實,早在2014年阜陽卷煙廠就先后與前於村建立了定期走訪慰問機制、支部黨建共建機制、農產品包銷機制、圓夢助學機制等6大機制,阜陽卷煙廠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以實際行動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前於村的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年底的10.01%降至2020年的0.17%,貧困人口也由2016年的204戶254人降至2019年的3戶8人,2020年更是實現了全部脫貧。

如今,在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惠及下,在地方政府的帶領下,在阜陽卷煙廠的對口扶持下,前於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不僅村容村貌得到大大改善,村民的精氣神和幸福感也大大提升,前於村已發展為名副其實的“錢”余村,村民們正沿著鄉村振興的康庄大道闊步前行。(張利 關孝文)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