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技術經理人把科技和市場擰成一股繩

2020年11月05日18:5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10月29日,走進位於雨山區向山鎮的安徽晨光高耐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一派忙碌的場景。大車間被一分為二,隔出來的一間獨立的車間外,挂著“安徽晨光激光技術中心”的不鏽鋼牌子,兩名技術人員進行操作,一側是待加工粗加工件熱軋車輥,一側是使用激光熔覆技術進行加工的熱軋車輥成品。

許清,技術經理人(經紀人),參加馬鞍山市科技局2019年10月16日舉辦“長三角科創圈技術轉移人才體系——馬鞍山市首期技術經理人實訓班”並獲得上崗証書。

借助多方資源,以及許清這個技術經理人的牽線,其所在的安徽晨光高耐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就“激光熔覆”新科技運用進行深度對接。上海光機所有技術,安徽晨光高耐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現實需求。3月份,雙方簽約“激光熔覆”技術領域新課題研究開發。5月份,上海光機所提供的成套設備搬進安徽晨光高耐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戰。7月,安徽晨光高耐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設增材工程部,負責材料(粉劑)研發,全面支持上海光機所進行試驗驗証。

“使用激光熔覆技術加工熱軋車輥,從5月份至10月底,5個月不到時間內,這一單品已實現產值200多萬元”。安徽晨光高耐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卜宗清說,“科技賦能傳統產品,改變來自市科技部門,感謝科技局舉辦的技術經理人培訓。”

同一天(29日),位於市經開區富馬智贏科技園的北京交通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安徽能匯軌道交通技術有限公司),與馬鞍山經開區、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2020年第三屆(中國·馬鞍山)軌道交通科技創新論壇。

“我們2018年落戶馬鞍山,是北京交通大學產業化平台及成果轉化基地。”技術經理人(經紀人)、安徽能匯軌道交通技術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岳亮介紹,目前,引進並注冊了從事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的馬鞍山翼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安徽達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面向高速發展的軌道交通行業,依托北京交通大學科研和技術優勢,為軌道交通行業用戶提供先進裝備及技術服務。”岳亮介紹,10月29日,論壇開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學長三角研究院馬鞍山軌交分院暨軌交創新平台,致力於構建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協同創新平台,共同推進軌交行業發展。另據了解,該分院目前已建成軌道交通新一代節能技術、軌道交通牽引傳動技術、軌道交通智能化技術和軌道交通弓網技術等四大研發平台,具備基礎技術研究、產品研發測試等主要功能,相關研發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在馬鞍山一江兩岸,來自科技部門、企業、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高校等單位和部門的普通人,與許清、岳亮一樣活躍在技術經理人(經紀人)這個特殊的崗位上,全市有100人,為企業與科研機構對接牽線搭橋,為馬鞍山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

“科技融入長三角,技術成果能夠走出去、引進來是關鍵,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技術經理人隊伍則是重點。”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主任池本軍認為,具有專業技能的“技術經理人”加入,撮合科技企業、科研人員、高校院所等不同創新主體,更能激活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源頭活水。

2019年,馬鞍山市簽約重點校地、校企產學研合作項目13項,其中智能制造領域項目8項。今年以來,凝練長三角合作項目44項,其中智能制造領域項目7項。在這些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扮演“技術經理人”這一角色的專業機構、專業人士全力推進。

“隨著技術經理人隊伍的壯大和持續發力,將有效促進我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尤其是活躍在科技一線企業的技術經理人,更能將科技和市場擰成一股繩。”池本軍介紹,截至10月,全市技術合同交易額62.68億元億元。下一步,馬鞍山市將積極加大長三角高校、科研院所、技術轉移機構和馬鞍山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對接力度,主動參與長三角創新共同體建設,為馬鞍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馬鞍山“智造名城”建設貢獻力量。(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吳子洵)

來源:馬鞍山日報

(責編:關飛、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