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香草味冰淇淋,有可能是“假”的

2020年11月04日09:07  來源:科技日報
 

  在甜品、飲料和烘焙界,從冰淇淋到蛋糕、咖啡等,香草口味始終佔有一席之地。香草味是從一種名為香莢蘭的香草的果實中提取的。

  扒一扒香草的真面目

  香莢蘭是蘭科香莢蘭屬植物,香草是它的俗名。

  香莢蘭屬下物種有100多個,其中廣泛種植的有3種:除了香莢蘭,其他兩種為大花香莢蘭和塔希提香莢蘭,香莢蘭產量最高。

  香莢蘭是一種藤本植物,喜歡攀爬在樹干上,能長到幾米長。它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苛刻,對溫度的要求是晝夜的溫度都不能低於20℃、對濕度要求不低於70%,所以香莢蘭隻能生長在熱帶地區。香莢蘭擁有肉質肥厚的葉子和莖,每節生一片葉及一條氣生根,莖為圓柱形,葉子為長橢圓形,較大,幾乎沒有葉柄。香莢蘭的生長周期很長,需要3年的時間才能開花,它的花也比較大,幾乎沒有香氣,開花的方式比較特別——每朵花隻開一天。花期可持續2個月,其間花的顏色會從淡綠色變成黃色,再到乳白色。香莢蘭的果實為長條形,看上去有點像豆角。果實在4—6周內可以長到20厘米,但成熟得很慢,大概需要9個月。種莢成熟后,裡邊會有很多黑色的籽。香草味的來源就是種莢。不過,當你聞種莢的時候,會發現根本聞不到香氣。

  香草的世界之旅

  香莢蘭原產於墨西哥,如今,馬達加斯加成為了它最大的生產地,在塔希提島、留尼旺島、印度尼西亞、我國海南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都有栽培。

  和很多植物一樣,香莢蘭早先能走出原產地,得歸功於殖民者。19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將香莢蘭帶回了歐洲,但是帶回的香莢蘭不能正常結果。因為香莢蘭花的結構有點特別,需要原產地一種特殊的蜂作為媒介,才能成功授粉和結果,而離開了原產地,沒有了這種蜂,香莢蘭就不能自然授粉。

  1841年,留尼旺島(印度洋西部馬斯克林群島中的火山島)的一位12歲男孩發明了手動為香莢蘭授粉的方法:用一根木簽將香莢蘭的蕊柱向上推起,並將覆蓋著花粉的花藥壓向雌花的部分。這一方法讓香莢蘭成功授粉,為香莢蘭在墨西哥以外地區的種植創造了可能。

  留尼旺島的人們採用了這種授粉方法后,香莢蘭的產量飆升,其種植也擴展到了附近的馬達加斯加,之后香莢蘭的足跡便慢慢遍布其他熱帶國家和地區。

  香草味是從哪裡來的

  再說回到香莢蘭本身,無論是香莢蘭的花還是種莢,都沒有香氣,那香草味是從哪兒來的呢?

  通過對香莢蘭種莢化學物質的提取,化學家們發現,香莢蘭的香味主要來源於一種叫香蘭素(香草醛)的物質。不過,香蘭素並不天然存在於香莢蘭的種莢,而是在后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

  先將香莢蘭的種莢進行殺青(用熱水浸泡,釋放其中的酶)和發酵,種莢顏色會變成深巧克力色﹔接著將其放在太陽下曝晒,並攤放在通風處陰干,待其徹底陳化(在自然條件下,經過時間的推移,香氣變濃郁、色澤變深)之后,就可以進行分級和包裝。整個生香過程漫長,大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就是在發酵的過程中,種莢中的香蘭素葡萄糖苷被酶分解成香蘭醛和其他香味物質(香草酸、油樹脂、糖、樹膠、草酸鈣、醇、醛和酯等),擁有了奶油、熱帶水果、焦糖、蜂蜜、丁香、木質、花香等多種香氣。

  你可能從未感受過真正的香草味

  19世紀,隨著合成化學的發展,人工合成化合物的技術出現了,而香蘭素成為第一種人工合成的香精。1858年,法國化學家第一次提取出了香蘭素,16年后,德國科學家發現了香蘭素的化學結構,很快他們就成功合成了它。

  現在,香蘭素的化學合成方法已經發展到近10種之多,一般都是以工業紙漿廢液和石油化學品作為原材料,合成方法中以木質素法和愈創木酚—乙醛酸法最為常用。

  人工合成的香蘭素產量高,價格便宜,能極大地滿足市場的需求(世界市場上香蘭素年消費量在16000—20000噸)。我們吃的價格比較便宜的冰淇淋裡一般都是添加的香蘭素精,化學合成的香蘭素香型比較單一,缺乏天然香蘭素的復合香氣。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雖然我們從小就嘗過香草味的冰淇淋、蛋糕等,但很多人可能並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香草味是什麼樣的。如果你有機會吃到天然香草味的冰淇淋,就會發現,白色冰淇淋裡面混有一些細小的黑籽,這些黑籽就是香莢蘭種莢裡的籽,它們散發的才是真正的香草味。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責編:馬玲玲、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