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林:“聞雞起舞”忙脫貧 致富不忘帶鄉鄰

2020年10月27日14:16  來源:太湖新聞網
 

面對創業挫折,他沒有向命運低頭﹔面對車禍殘疾,他沒有自暴自棄,在脫貧路上,他用“聞雞起舞”的奮斗精神,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康庄大道,他就是太湖縣寺前鎮橋沖村黨員貧困戶周志林。

200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周志林夫婦因兒女讀書原因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太湖縣老家,開始從事生豬養殖,闔家團圓的清貧生活卻也溫馨。但天有不測風雲,一場車禍導致周志林左手殘疾,全家也因車禍而無心打理養豬場而導致豬場虧損高達18萬元,他家也因此被評定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償還高額債務,周志林夫婦隻能再次選擇外出務工,2018年,辛苦打拼的周志林夫婦還清了所有外債並回到加家鄉開始從事家禽養殖。

周志林說:“我是一名黨員,本該留在家鄉爭做表率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不曾想自己先戴上了貧困的‘帽子’。當時為了償還債務,我做了很多事,在工廠裡夜以繼日的工作,什麼掙錢就做什麼,隻想盡快還清債務,摘掉貧困的帽子。”

來到周志林的雞舍,約1500羽隻雞苗在這裡茁壯成長。回想剛回鄉時,由於之前豬場虧損的陰影和身體殘疾的原因,周志林還在為如何在家謀生一籌莫展,如今能有如此成就實屬不易。周志林老家后山有一片山林,非常適合發展養殖業,經過深思熟慮周志林選擇發展土雞養殖,雖然項目不錯,但資金短缺,項目遲遲發展不起來。好在周志林家的特殊情況一直備受關注村兩委的關注,得知周志林這一情況之后,村兩委、扶貧工作隊、幫扶人主動與周志林聯系,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計劃,最終決定入股10萬元到其設立的雙林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周志林的養雞事業。

有了村裡的支持加上多年打工的積蓄,周志林又一次開始了養殖生涯。不怕苦、不怕累是對周志林一路走來的最好評價,為了保障雞苗茁壯成長,周志林每天“聞雞起舞”,經常半夜起床查看雞舍情況,隨時准備應對雞舍內的各種情況。同時他還虛心地向專業技術人員請教養殖經驗和技術,買來養殖突擊的相關書籍以及上網查資料,鑽研各種疫病發生狀況和藥物作用。通過不斷的學習,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創業,高峰時期養殖的約2600羽成品雞給他帶來了3萬元左右的純收入,另外雞蛋的銷售還給他帶來了約2萬元的收入。不俗的收入是對他的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也讓他他看到了好日子的希望。

與此同時,經村委會多次實地調研走訪,推薦周志林與集家禽、家畜養殖加工、批發、銷售;蛋類、農副產品批發、零售為一體的安徽省景湖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設“太湖小黃花雞產業聯盟”基地。公司提供雞苗和技術服務,統一回收產品,這樣一來,不僅雞苗供應問題解決了,連成雞、雞蛋銷售也沒有了后顧之憂,周志林的土雞養殖之路愈發暢通。

除了發展養雞、養豬事業,周志林還於去年流轉了100多畝山場發展油茶,周志林說,這樣能夠帶動更多的村民就業,同時也能夠讓自己的產業更加多元化,增加抗風險能力。“在油茶基地務工,每天大概有120塊錢,再加上其他收入,一年差不多有10000多塊錢。”寺前鎮橋沖村貧困戶陳華棟說。“周志林同志是我們村裡一名黨員,他近幾年在家發展養雞、油茶等產業,對於村裡貧困戶有很好的帶動作用,村裡對他的投資入股,分紅資金也是早早就打到了村裡賬戶上,信譽度比較高,貧困戶也願意跟他一起發展。”寺前鎮橋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蔡正榮說。

對於未來的發展,周志林也是有著自己的打算。“作為一名黨員,現在自己生活提高了,但也不能忘記附近的鄉親們,我要利用自己的養殖經驗,做大做強自己的產業,同時想方設法把他們帶上發家致富道路,讓他們也一起奔向小康生活。”周志林說。(吳陽金 胡治進)

(責編:黃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