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授牌

2020年10月19日16:20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10月15日,安徽省藥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發展情況。據介紹,目前安徽已確定霍山石斛、靈芝、亳白芍、宣木瓜等15個“十大皖藥”品種,全省“十大皖藥”示范種植面積共127452.2畝。“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有力促進安徽省脫貧攻堅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44個“十大皖藥”基地共帶動5000多名貧困戶增收,每年人均增收5500元左右。

據介紹,2016年底,安徽開始啟動“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成立了由省直13家單位和安徽中醫藥大學組成的省推進“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制發了工作方案和現場評估方案,開展了三屆“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遴選工作,2018-2019年省裡共下達支持“十大皖藥”一次性獎補資金合計580萬元。截至目前,安徽省確定了霍山石斛、靈芝、亳白芍、黃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斷血流、桔梗、天麻、太子參、前胡、葛根、百蕊草等15個“十大皖藥”品種、44個產業示范基地、76家建設單位,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據介紹,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須加快發展中醫藥等健康服務業。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十大皖藥”是安徽省傳統優質藥材的代表。推進“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對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中藥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扶貧和鞏固脫貧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實施“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安徽省已打造了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中藥品牌。目前,“藥信”“廣印堂及圖”“何雲峙”等3個注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霍山石斛、滁州貢菊、金寨靈芝、金寨茯苓、旌德靈芝、九華黃精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注冊商標,“金玉牌滁菊”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同仁堂牌白芍”被評為“第三屆中藥飲片誠信品牌”。

未來,安徽將持續提升“十大皖藥”生產科技水平。深入開展“十大皖藥”野生資源保護、優良品種選育、生態種植等基礎研究,保障野生資源永續利用和藥材的優質生產。保護利用“十大皖藥”種質資源,鼓勵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推進“十大皖藥”品種提純復壯。加快建設一批標准高、規模大、質量優的“十大皖藥”種子種苗繁育基地,提高供種供苗能力。

提升“十大皖藥”規范化種植水平。鼓勵產業示范基地探索“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不同生產經營模式下的規范化建設,推廣“統一供苗、統一種植、統一提供肥料農藥、統一回收初加工、定向銷售”的種植模式。加強種植環節管理,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突出全過程質量控制,保証示范基地出產的中藥材品質優良、質量均一、穩定。

提升“十大皖藥”標准化水平。“一流企業做標准,二流企業做技術,三流企業做產品”。鼓勵產業示范基地研究制定種苗繁育、種植、採收、加工、質量安全等技術規程,加強從種質種苗到田間種植、病虫害防治、採收、加工、生產等全環節的質量控制。開展農業標准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推動中藥材標准化種植技術的推廣。

提升“十大皖藥”產業化水平。鼓勵中藥企業在產地建設加工基地,加強採收、淨選、切制、干燥、分級、保鮮、包裝、貯藏等設施建設,配套現代化加工裝備,實現清潔化、連續化、自動化、標准化加工。重點開展中藥材產地加工,開發中藥材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推進加工工藝創新。集成“十大皖藥”特色採收加工技術模式,制定產地加工技術規范,重點推廣應用低溫冷凍干燥、節能干燥、無硫處理、氣調貯藏等新技術,加強綜合利用,減少藥效損失,提高產品檔次。

提升“十大皖藥”品牌社會認知度。支持“十大皖藥”建設單位打造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中藥品牌。支持、鼓勵示范基地建設單位參加國家地理標志、中國森林生態標志、有機認証、綠色認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商標注冊、安徽省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等申報。突出道地特色和產品特性,與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相銜接,培育一批“十大皖藥”藥材品牌。

提升“十大皖藥”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水平。積極謀劃中藥材產業扶貧“十四五”規劃,強化政策引導和規劃布局,建立支持貧困地區發展適宜中藥材生態種植的保障機制,通過推進“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促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吸納眾多的貧困人口參與到中藥材產業發展當中來,發揮中藥材產業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的作用,促進安徽省特色優勢產業鏈轉化成富民興皖的致富鏈。(邵亮)

(責編:劉穎、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