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活品質也有了更高追求,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體育活動——戶外運動,越來越多地被大眾接受並喜愛。尤其是在國慶長假期間,很多人都會選擇登山、遠足等戶外運動。
但戶外運動帶來新鮮感的同時,安全問題也屢見不鮮。因此,了解下列自我急救措施很重要。
遇到自然危險時,應如何面對?
(一)山火
在干燥的天氣,山火於較斜的草坡上順風向上蔓延速度極快,遠足者絕不可輕視山火的威力。任何時間都應小心火種,切勿在非指定的燒烤地點或露營地點生營火煮食,注意禁煙標識提示,嚴禁煙火,平時將煙蒂和火柴等火種完全弄熄才可拋棄於垃圾箱內或帶走。
如發現山火,迅速遠離火場。謹記山火蔓延速度極難估計,如發現前路山下遠處有山火,也不應冒險嘗試繼續行程,以免被山火所困。
(二)山體塌方
暴雨時或經連日大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經滲進大量雨水后,極易引致山泥傾瀉,引發山體塌方。如遇山泥傾瀉阻路,切勿嘗試踏上浮泥前進,應立刻后退,另尋安全小徑繼續行程或中止行程。
如隊友被山泥掩沒,切勿隨便嘗試自行拯救,避免出現更多傷亡,應立刻通知有關部門准備適當工具進行救援。
(三)雷擊
雷電通常會擊中最高物體的尖端,然后沿著電阻最小的路線傳到地面。要避免在天氣不穩定時進行遠足,雷暴警告生效時更不宜出門。
在戶外,應穿著膠底鞋。切勿接觸水質或潮濕的物體﹔切勿站立於山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樹木或桅杆容易被閃電擊中,應盡量遠離。閃電擊中物體之后,電流會經地面傳開,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濕地面尤其危險。應該蹲著並盡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面積。
遇到意外危險時,應如何面對?
(一)受傷
跋山涉水的過程中,踝關節扭傷的事例時有發生。當意外發生后,應立即脫下鞋子,抬起傷腳。如果足部腫脹無法脫鞋,就用剪刀剪開脫掉,用冷水毛巾或冰袋外敷傷部並制動抬高。如果傷部疼痛劇烈,說明有骨折的可能,應及時送醫院處理。
(二)迷路
天氣不佳或准備不足的情況下,最容易引致迷途。選擇有明確路標的山徑,出發前制定詳細行程計劃,都可以減少意外的發生。遠足人士應留意當天的天氣報告,避免在天氣情況不佳時進行遠足。謹記攜帶以下必需物品,例如地圖、指南針、水、食物、頭燈(手電筒)、雨具、收音機、急救藥箱、哨子、手機、記事簿和筆等。
若發生迷路,應利用指南針及地圖設法找出所處位置。若不能依原路折回起點,應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三)蛇咬
遠足者應穿著長褲和有高幫的鞋,沿現成小徑行走,切勿自行闖路,走草叢和雜樹林。
遇蛇時,保持鎮定不動,讓受驚的蛇盡快逃走。被蛇咬后,除非專業人士,否則不要割開傷口皮膚進行吸吮或洗滌。應讓傷者躺下,停止傷處活動,但不要抬高傷處﹔不可喝酒﹔不做不必要的活動﹔如帶有蛇藥,應盡快內外服用﹔在可能情況下,用繃帶縛扎傷口近心端部位並標記時間,盡快到醫院求治。
本文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朱瑜琪進行科學性把關。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