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起,安徽迎來長假返程高峰

2020年10月07日09:01  來源: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是10月7日,距離國慶、中秋長假結束隻有不到2天。自10月6日起,一些外出游玩、訪友、探親的合肥市民已經開始陸續回城,以避免長假最后時間回城容易出現的大堵車。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7日、8日下午3時至6時將是高速返程最高峰,而鐵路最高峰將出現在7日午后。有關部門提醒市民盡量錯峰出行,避開高峰時段和易堵線路。

  假期開了1000公裡也沒遇到大堵車

  這個長假,合肥市民吳先生自駕前往浙江游玩,“10月1日早上5點多不到,就開車從合肥出發了,前往杭州。因為出發的早,所以並不是很堵,順利到達了杭州。”在杭州玩了一天后,吳先生又駕車前往了溫州,“還是早上5點不到開車出發,堵車也還好。”

  10月4日,在溫州玩了幾天后,吳先生決定返程回合肥。“還是原來的路線返程,下午先去杭州,然后在杭州住一夜,第二天再回合肥。我們估計處於假期中間,堵車應該還好。”10月5日,吳先生在杭州吃完中飯后,開始駕車前往合肥。

  “一路都是高速,中間也有幾個堵車點,但是基本都在通行,並沒有出現堵在路上動彈不得的情況。”吳先生介紹路上的情況,“總的行程大概是5個小時,我們先是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到太湖服務區,休息了一下,加滿了油,然后一鼓作氣開到合肥。”吳先生說,服務區也沒有出現擁堵情況,“而且加油也不需要排隊,還挺好的。”

  休息過后,吳先生駕車一路經過宜興、溧陽、馬鞍山、含山、巢湖,來到了合肥境內。“從滬武高速轉到蕪合高速時,有點兒行駛緩慢,但也能通行。只是到了肥東后,開始有大約兩三公裡的擁堵。”吳先生介紹說,當時路上行車非常緩慢,“加上天色漸黑,大家開得更慢。”

  而經過這段路后,通行又漸漸順暢起來,“后來就是金寨路高速出口比較堵車,大家都排隊從匝道下,排了很長的隊。我本來也是從這下,然后上金寨路高架到長江路,一看這架勢,就干脆繼續往前開,從長江西路出口下來,就一點不堵了。”

  就這樣,吳先生大約在5日晚上7時許,順利到了家,“整個假期開車超過了一千公裡,但並沒有經歷很嚴重的堵車,主要還是時間選得合適,一方面早晨早早出發,一方面回程也沒有選在假期快結束時,所以總體比較順暢。”

  提醒市民錯峰出行 盡量減少堵車概率

  記者了解到,自從10月6日起,安徽高速返程車流開始增多。受車流量大影響,我省多處高速路段出現擁堵,其中6處高速入口因車輛擁堵而臨時封閉。

  據市民王先生介紹,10月6日下午2時起,合安高速桐城境內往合肥方向,車輛擁堵達到十幾公裡,通行非常緩慢。據安徽高速發布消息,受節假日車流量大影響,截止到10月6日18時,車多緩行路段包括合肥繞城高速、合寧高速、合徐高速、蕪合高速、合六葉高速、蚌合高速、滬渝高速、徐明高速、宣廣高速、合安高速嚴店段、滁新高速、廬銅高速、銅黃高速、滬武高速、溧寧高速等多個路段。其中,宣廣高速、溧寧高速、天天高速、界阜蚌高速、徐明高速、黃塔桃高速等部分入口臨時封閉。

  記者發現,這些易堵路段與之前交通部門研判基本一致。據交通部門分析,今明兩天,下午3時至6時將是高速返程最高峰,以下10個路段將容易出現車流量大的情況:G4001合肥繞城高速,G36寧洛高速滁寧段、蚌明段,G56杭瑞高速徽杭段,S30宣銅高速,蕪湖長江大橋段,G40滬陝高速合六葉段,G5011蕪合高速,G50滬渝高速,G3京台高速合安段,S17蚌合高速。提醒市民駕車出行時注意錯峰出行,盡量減少堵車概率。

  鐵路出行午后將迎首波返程客流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0月6日,長三角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37萬人次,計劃增開旅客列車74列。根據目前車票售出情況看,7日午后起,長三角鐵路將迎來首波返程客流,京滬、滬寧、滬杭、甬台溫、杭黃、寧安等多個方向客流增幅明顯。

  10月 6日下午,合肥市民張女士乘火車從上海返回合肥。原以為會遭遇客流高峰的她提前一個小時就來到車站,發現站內乘客並不多,排隊上車也並不擁擠,上車后車廂內仍有一些空座位。車票方面,記者登錄12306官網發現,8日合肥至上海、南京、武漢、長沙等大部分熱門城市車票均很緊張,建議乘客提前購票,錯峰出行。

  記者了解到,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返程客流,南京、合肥、杭州、上海等大型客站在候車室、站台、旅客通道、進、出站口等重點區域增派值守力量,加強旅客進出站及中轉換乘引導。 鐵路部門提醒廣大旅客,節日期間客流出行密集,出行途中,請配合站車工作人員做好進出站測溫、健康碼核驗等疫情防控工作,並全程佩戴口罩。此外,各車站嚴格進站測溫工作。繼續落實進出站測溫制度,對體溫超過 37.3℃的發熱旅客,及時按規定應急處置,對於列車交接的發熱疑似旅客,及時送醫院予以檢測。

  胡曉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責編:蘇恆、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