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痴呆?這六類人群需警惕

2020年09月24日09:32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最近,在我科健忘門診中,又遇到幾個年輕的小哥哥、小姐姐,說自己記憶力下降,懷疑痴呆了。要出門了,已拿著鑰匙呢,還要找鑰匙﹔下樓忘記鎖門了﹔在電視機前,看到熟悉的演員,叫不出來名字﹔看完電影,沒過多久,內容就模糊了﹔講述電視劇內容時,張冠李戴……年齡不大,才30多歲,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就要痴呆了。

  其實,經過詳細的詢問,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特征:熬夜、睡眠不足或失眠、情緒緊張或壓抑、吸煙酗酒等,其中,睡眠對記憶力的影響很大,長期剝奪睡眠,腦部神經元得不到足夠休息,必然出現記憶力下降,因此,年輕人出現健忘不足為奇,健忘確實在低齡化。

  上面的患者經過專業痴呆量表篩查后,只是普通的記憶力減退,不符合痴呆的診斷,隻需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慢慢被偷走的記憶力就會自然恢復,不必恐慌。

  那麼究竟什麼是痴呆呢?痴呆有嚴格的診斷標准,一定是后天獲得的(不是先天的精神發育遲滯)、智能損害是持續性的(不是一過性的短暫意識錯亂狀態,至少持續超過4個月),意識清醒,同時具備語言、記憶、視空間技能、情感或人格、認知(概括、計算、判斷等)至少三項能力下降,影響生活,才可考慮痴呆的問題。所以說,單純一過性健忘,不一定就是痴呆,但是需要引起重視,由專業的醫師幫您排查。

  還有一些高危人群,也需要排查,包括6類:(1)家族父輩祖輩、姥姥、母親等出現過此類疾病者,提示老年痴呆風險較高﹔載脂蛋白E基因型陽性﹔(2)長期吸煙飲酒人群,肥胖三高的患者,對腦血管損傷較大,易患該病﹔酒精中毒性腦病也可以出現痴呆﹔(3)文化素質及教育水平較低者,與社會接觸較少(獨居老人、社交孤立),中年期聽力下降或喪失,同樣易患該病﹔(4)女性危險系數高於男性﹔(5)頭部多次外傷史,或接觸過有毒物質的人群,腦炎,煤氣中毒﹔(6)老年抑郁。

(責編:馬玲玲、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