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俗稱“拉肚子”,是臨床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多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於飲食不當偶爾拉肚子都是正常的情況。但長期腹瀉或症狀嚴重,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對我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治療腹瀉的小妙招。
什麼是腹瀉?
腹瀉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糞便量增加,不成形,稀溏或呈液狀,有時含有未消化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及腹部不適感,或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依據病程、發病的緩急和嚴重程度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兩種。急性腹瀉的病因:常見的是感染和藥物。慢性腹瀉的病因甚多,全身性疾病,肝、膽、胰腺疾病和胃腸道疾病都可引起慢性腹瀉。
腹瀉可見於功能性腹瀉、急慢性腸炎、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多種疾病。
中醫對於腹瀉的認識
《內經》稱腹瀉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濕勝則濡瀉。”病位在腸,主病之臟屬脾,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
本病的病因為: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不調,稟賦不足,久病體虛。病機特點是脾虛濕盛,致腸道功能失司而發生泄瀉。因濕盛而后脾虛者,多為急性泄瀉(暴瀉)﹔因脾虛而后濕邪郁滯者,多為慢性泄瀉(久瀉)。
辨証分型
腹瀉分為寒濕內盛、腸腑濕熱、食滯腸胃、脾胃虛弱、肝氣乘脾、腎陽虛衰等六大証。
主症:大便次數增多,便質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如水樣。
兼見大便清稀,腸鳴脹痛,口不渴,身寒喜溫者,為寒濕內盛﹔便色黃而臭,肛門灼熱,腹痛,渴喜冷飲,小便短赤者,為腸腑濕熱﹔腹痛腸鳴,大便惡臭,瀉后痛減,伴有未消化的食物者,為食滯胃腸﹔反復發作,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喜暖畏寒者,為脾胃虛弱﹔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時,發生腹痛泄瀉者,為肝氣乘脾﹔黎明之前腹痛腸鳴,瀉后痛減,腹部畏寒,腰酸腿軟者,為腎陽虛衰。
艾灸治療
1.治法: 健脾利濕,調腸止瀉。
2.主穴:神闕 天樞 大腸俞 上巨虛 陰陵泉
3.配穴:寒濕內盛配關元、水分﹔食滯腸胃配中脘、建裡﹔肝氣乘脾配期門、太沖﹔脾胃虛弱配脾俞、胃俞﹔腎陽虛衰配腎俞、命門、關元。水樣便配關元、下巨虛。慢性腹瀉配脾俞、足三裡﹔久泄虛陷者配百會。
4.方義:神闕為局部選穴,用灸法可溫陽散寒除濕,為治療腹瀉的要穴﹔本病病位在腸,故取大腸募穴天樞、背俞穴大腸俞,俞募相配,與大腸下合穴上巨虛合用,調理腸腑而止瀉﹔針對脾虛濕盛之病機。取脾經合穴陰陵泉,健脾化濕。
5.操作:神闕穴用隔鹽灸﹔期門、太沖用雀啄灸,其余腧穴則可採用溫和灸。
隔鹽灸:用食鹽填平臍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也可不用姜片直接施灸,但要注意防燙傷。)鮮生姜切成直徑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間以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放在應灸的部位,然后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后,可易炷再灸。一般3∼6壯,以臍周皮膚紅暈為度。在施灸過程中,若患者感覺灼熱不可忍受時,可將姜片向上提起或緩慢移動姜片。
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置於施灸穴位上約3cm處,艾條一起一落,忽近忽遠上下移動,如鳥雀啄食樣。一般每穴灸5分鐘,此法熱感較強,可通過微微汗出驅邪外出,但應注意防止燒傷皮膚。
溫和灸:取艾條點燃后,距穴位2~3cm處進行懸灸,使局部感覺溫熱而無灼痛為宜,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
6.穴位:
(1)神闕穴:在臍部,臍中央。
(2)天樞穴: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3)大腸俞穴:在脊柱區,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
(4)上巨虛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6寸,犢鼻與解溪的連線上。
(5)陰陵泉穴: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預防與調護
1.治療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品,注意飲食衛生。
2.若因急性胃腸炎或潰瘍性結腸炎等腹瀉頻繁而出現脫水現象者,應適當配合輸液治療。
3.艾灸不適宜熱性腹瀉,一般用於虛寒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患者。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