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今年的秋分時節,秋分過后,自然界的陰氣開始旺盛,天氣開始變冷,同時降雨量逐漸減少,天氣干燥。隨著自然界的變化,外界致病的主要因素也開始由入秋時的溫燥邪氣轉變為涼燥。所以清代醫家費伯雄在《醫醇賸義》中說“初秋尚熱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那麼,我們在秋分時節該如何養生?聽聽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魏幗醫生怎麼說。
燥邪損傷人體時最容易表現的症狀就是損傷津液導致的干澀,如口干唇燥、鼻咽干澀,皮膚干燥甚至皸裂,毛發干枯不榮,小便短少,大便干結等情況。另外,由於秋季與肺氣相通,而肺為嬌臟,喜潤惡燥,同時肺開竅於鼻,外合皮毛,而燥邪傷人容易從口鼻而入,所以燥邪很容易損傷肺臟,導致人體出現干咳少痰,痰粘難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帶血的情況。另外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燥邪傷人還容易出現大便干燥不暢的情況。
為了防止秋季涼燥傷人,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暖。初秋時節,天氣剛剛轉涼,我們還可以適當秋凍一下,但是秋分過后,就不要盲目“秋凍”了。尤其是那些本身陽氣較弱的人群,當自然界的陽氣減弱的同時,自身的陽氣不足就開始凸顯出來,這時如果一味的盲目秋凍,很容易導致正氣受損,外界邪氣則更容易損傷人體。所以秋分后,如果中午氣溫較高,太陽底下仍然可以穿短袖或薄長袖,但陰涼處或早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還是要適當增加一些衣物。
除了保暖之外,我們還可以在秋分時節適當的增加一些溫潤的食物,來抵抗涼燥的邪氣。比如:龍眼肉、杏仁、棗、南瓜、桃等食物。同時適當減少一些寒涼食物的攝入,尤其是冷飲、冰淇淋等夏季常吃的解暑食物,防止寒邪直入臟腑導致胃腸不適。
對於已經感受涼燥邪氣而出現不適症狀的人群,在症狀輕微時或就醫用藥的同時,也可以適當選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來達到輔助改善不適症狀的目的,比如:用大棗、南瓜、杏仁、龍眼肉熬煮成粥,溫熱時飲用,就可以起到溫潤去燥的作用。如果喜好飲茶的人群,也可以嘗試下面的茶飲方,來平穩度過涼燥的秋季。
杏蘇湯加減茶飲方
來源﹔《溫病條辨》
組成:蘇葉、杏仁、陳皮、生姜、大棗、甘草
制作方法:將上6味放入杯中,沸水沖泡后代茶飲即可
效用及方解:清宣涼燥,宣肺化痰。方中蘇葉解表散邪,杏仁宣肺止咳,陳皮理氣,生姜溫肺,大棗潤燥,甘草調和諸藥,可以起到宣肺止咳,溫肺潤燥的作用。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