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吃,但要如何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養生卻是一門學問,今天就與大家聊聊吃的話題。
吃紅薯葉延緩衰老
每逢初秋,紅薯葉就成了農家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它入口爽脆清香,帶著淡淡的黏液,后味回甜。它分兩種,一種是綠色莖,一種是紅色莖,口感和品質上,紅色都優於綠色。另外,要看莖葉的均勻程度,莖葉粗細大小越均勻品質越好。也可以隨手再掐掐葉子的莖,能輕輕掐動的說明嫩,如不好掐或有絲狀說明老,選擇上應該謹慎。
紅薯葉的胡蘿卜素含量達到近6000微克/百克,比胡蘿卜還高將近1.5倍,而且其蛋白質在綠葉菜中也是佼佼者,維生素C比柑橘要高出一倍多。其他的營養素含量也都名列前茅。
特別是紅薯葉中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它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常食紅薯葉可延緩衰老。
吃菠菜護血壓
高鈉飲食會使血壓升高,與鈉恰恰相反,鉀可以促使腎臟排出更多的鈉,從而緩沖鈉鹽升高血壓的副作用。並且,研究也發現,適當多吃含鉀的食物對腦血管有保護作用。在綠葉菜中,菠菜是含鉀大戶。不少人喜歡吃菠菜罐頭,但其中含有大量的鈉,不利於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在不能吃到新鮮菠菜的情況下,推薦吃速凍波菜,營養素不會流失並且容易儲藏。大家可以將它與堅果、牛奶等制成混合果汁飲用。需要提醒的是,服用華法林抗凝的患者應少吃菠菜,以免影響藥效。
吃板栗通腎益氣
板栗的營養成分全面,味道甘甜,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吃板栗,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大有好處。《本草綱目》中記載:“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也就是說,板栗是養腎的好食物。板栗可以煮著吃,也可燉雞、燉肉,但街邊小攤的糖炒栗子最好少吃,以免攝入過多糖分,而且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吃土豆降壓護心
看似灰頭土臉的土豆,是名副其實的營養大師。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膳食纖維,每100克土豆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食物,有助於降血壓﹔類胡蘿卜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能保護心臟清除自由基。因此,心臟功能不好、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可適當多吃一些土豆,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土豆最好蒸著吃,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包括維生素C在內的營養素,而且澱粉顆粒充分糊化,更容易被消化分解,有助於減輕胃腸負擔。不建議把土豆當菜吃,以免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
吃山藥滋補脾胃
滋補脾胃的食物首推山藥,它是入肺、健脾、補腎的佳品。山藥黏糊糊的汁液主要是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還有潤肺止咳的功能。山藥可與紅棗搭配熬粥,或用於煲湯,也可與各種食材清炒。
吃百合養肺鎮咳
百合的獨特營養成分主要是生物鹼,止咳效果明顯,還可以增加肺臟內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它也有一定的鎮靜作用。中醫將百合入藥,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久咳等症。百合可煮糖水,也可和芹菜、山藥等清炒。
吃小米南瓜最養胃
許多人胃腸道不好,經常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不妨多吃點小米、南瓜。小米味甘性平,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B1,能益脾胃,養腎氣,除煩熱,有益睡眠,對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脾虛腹瀉等症狀有很好的輔助療效,也適合孕婦和嬰兒食用。它通常用於煮粥,可加入大棗、百合等,也可和大米一起煮飯。南瓜則味甘性溫,富含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特別是南瓜特有的果膠能保護胃腸道黏膜。南瓜吃法很多,可以像紅薯那樣蒸著吃,也可以熬粥、煲湯。
吃苦瓜消炎退熱效果好
苦瓜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吃得慣,但營養成分極為豐富,除了富含蛋白質、糖、礦物質、維生素外,還含有幾種獨有成分。其中,苦味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能清熱瀉火、健脾開胃﹔苦瓜甙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血壓、血脂、膽固醇等,保護心腦血管﹔奎寧等生物鹼類物質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熱、清心明目等作用。苦瓜尤其適合春夏去火,輔助治療瘡腫、中暑、痱子等病症。吃苦瓜可先用開水焯一下,清炒、涼拌都可以。吃不慣苦味的話,可用冰鎮的方法,加入少許冰糖水調味。(人民健康網綜合自健康時報、生命時報)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