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湯山之麓,有一冷一熱兩股泉水穿石而出,冷熱交匯,謂之“半湯”,為著名溫泉療養地。幾千年前即有人類在此依山臨泉而居,聚而成村。其中東窪、大奎、倪黃三村經過打造,形成了三個分別以冬瓜民俗、南瓜電商和西瓜美食為特色的村落,合稱三瓜公社。
三瓜公社的改造秉持著“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理念,幾年時間,舊日老村華麗蝶變,讓人驚艷。
在南瓜村口下車,一口清亮的水塘首先入眼。藍天白雲和青山的倒影,洗滌蒙塵的眼睛和疲倦的心靈。塘邊青草地上用自然形態麻石和鑄鐵結合造型的幾頭水牛,頗有幾分野趣。
沿街而入,坍塌的土牆、豁口的院圍,經過巧妙的修飾,既保留了鄉村原始的味道,又極具藝術情懷。那些房前屋后疏疏密密的竹籬笆、高低錯落的木柵欄,與花草樹木一起掩映著一座座院落。村中的房屋大都是當地百姓自己建造的傳統民居。村庄改造信守了當初“不拆一間屋、不砍一棵樹”的承諾,隻對這些具有典型江淮建筑風格的老屋進行了重新設計和簡單裝飾。這些老屋,以5000年農耕民俗文化為主題,被改造成傳統的布坊、酒坊、老油坊、臘貨坊、手工坊、茶肆、客棧等,當地村民在其間工作與生活,呈現出江淮地區農村的真實生活場景與農家生活情趣。
在冬瓜村,我們看到,一間已倒塌一半的民房也被精心維修保護,那裸露的房屋木構、僅剩的半面馬頭牆,與屋邊蓮葉鋪展的塘池、牆角疏密橫斜的泡桐相映成趣,既成為當地民居建筑藝術的一個剖面展示,也散發出舊日家園的氣息。站在半廂裸露的房舍裡,你會不自覺地想象屋中曾經的歲月,品味嵌入磚瓦梁椽間的人間煙火。
豁牙的井欄、缺損的磨盤、殘破的陶缸、沉重的石碾……這些已被現代時光淘汰的鄉村物件,被看似無意實則精心地放置在房前、路邊、草叢、山坡,一次次勾起我們的記憶,引發我們的鄉愁。
在三瓜,如果你觸景生情,生發“日暮鄉關何處是”的悵懷,自有解鄉愁之處。
在山泉魚庄等處,你可以在門前的池塘垂釣,在主人家的土鍋灶上自己動手烹飪釣獲的鮮魚,再到庄邊的田園採摘新鮮蔬菜,便可制作一桌飽含鄉土氣息的佳肴。你也可以卷起褲腳,下到淺水塘中捉泥鰍,感覺塘泥在腳趾間酥痒的摩擦,看泥鰍在雙手間扭動掙脫的歡快,讓你回到一身泥水、滿臉泥漿的鄉下少年時光。
豐收的田野上,你可以摘桃子、挖紅薯、採花生,體驗早已忘卻的農家生活。你也可以認租下一畝三分地,閑暇時盡可來耕作一番,體味勞動的樂趣。你也可以在山野間的桃林、杏林裡認購下幾棵,挂上寫有你名字的牌子,在未來的歲月裡目睹它們的成長,看桃下成蹊,杏花滿岡。
如果你不諳農事,可走進節氣館,了解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感受五千年農耕文明與美麗的田園詩畫。你還可以去村中的打谷場,在一排糧倉邊,看陽光下鋪晒的各色谷物,分享農家收獲的喜悅﹔可以在鄉村大舞台上欣賞民間戲曲,體味濃郁的地方風情,也可在谷場邊蕩秋千,在飛入雲端的笑聲裡,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
當然,在三瓜,你一定要去郁金香高地轉轉。這裡四季花卉輪換,花香不絕。花海中還有一個古巢國遺址,讓我們在氤氳的芬芳中感受遠古人類先祖刀耕火種的生活。站在山岡起伏、視野開闊的高地,放聲吟誦:“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玩累了,飢腸轆轆,沒關系,“老村長”正在村頭守候。柴火老灶上已經炕好了香噴噴的大鍋巴,砂鍋中已經燉好了老雞湯,陶碗中已蒸好了咸魚臘肉,燒酒坊自釀的米酒也已擺上桌,就等你荷著夕陽歸來。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