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韻飄香 徽茶名揚

——第十三屆安徽國際茶博會探館記

2020年08月29日17:0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8月29日電(趙越 楊賽君)茶葉消費扶貧展示、全國名茶組團參會、小茶館裡蘊藏文化內涵、外國友人品味中國茶……這個周末,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名茶薈萃、茶葉飄香。在這裡,不僅能品味到全國各地的優質好茶,還可以領略悠久茶文化散發的無限魅力。

安徽省供銷社展館 陳若天攝

集中展示供銷系統消費扶貧成果

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的安徽國際茶博會特設了扶貧展區,邀請30多家企業免費參展,助推貧困地區茶葉產品銷售。

如今,茶產業逐漸成為惠及茶農和山區經濟的重要支撐,成為脫貧攻堅重要的富民產業之一。安徽主產區茶葉收入佔農民純收入的40%以上,山區貧困村共有茶園91.2萬畝,每畝茶園年收益約6000元,持續穩定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安徽供銷社扶貧展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安徽供銷系統消費扶貧的一次集中展示,旨在以消費扶貧為重點,積極搭建茶葉銷售平台,開展茶葉產銷對接、展示展銷,以提升茶產業帶動力為重點,深入推進產業扶貧。

湖北展館,穿著民族服飾的姑娘正在推介湖北名茶。陳若天攝

免費為湖北團提供場地和展台搭建

此次安徽國際茶博會也吸引了湖北、湖南、雲南、廣西等兄弟省份組團參展。在湖北省展館,穿著炫麗民族服飾的泡茶姑娘劉曉鈴格外吸晴。“我們來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今天帶來了恩施的‘一紅一綠’兩種名茶——利川紅茶和恩施雨露。”

利川紅茶有什麼特色之處?劉曉鈴介紹說,利川紅茶最大的特點叫做“冷后渾”,茶葉沖泡后湯色紅艷明亮、滋味醇厚甘爽。在茶湯冷卻后,湯色逐漸變渾,加熱后又恢復紅艷明亮。

“希望借此次茶業盛會,推介利川紅茶、恩施玉露等一系列湖北茶品牌。”利川市飛強茶葉有限公司銷售相關負責人譚坤說,安徽的祁門紅茶也很有名,這次我們也想跟安徽的茶企做一些交流。

據介紹,為了支持湖北疫情后經濟社會各方面加快恢復 重啟,此次安徽國際茶博會組委會特地免費為湖北省提供了場地和展台搭建,進行展覽展銷。

臨渙茶館的“棒棒茶” 陳若天攝

小茶館裡的文化魅力

在安徽省淮北市,有一個3000年歷史的臨渙古鎮,迄今已有600余年的飲茶歷史。當地把這種飲用茶叫做“棒棒茶”。

一碗茶、一碟茶點,古色古香的臨渙棒棒茶館也來到了茶博會現場,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展區負責人王士宏向記者介紹,所謂“棒棒茶”,其實就是茶葉的梗子。臨渙處於皖北平原,當地沒有茶樹也不產茶,但安徽的皖南、六安是著名的茶葉產地,“棒棒茶”大多來源於那裡。

臨渙茶館是一鐘茶文化,臨渙古鎮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鎮上的淮北大鼓、嗩吶演奏、古琴藝術很有名氣。茶客們在茶館喝著“棒棒茶”,聽淮北大鼓書,談古論今,品人生百味。或許,這就是臨渙人最愜意的時光。

“這次我們來合肥參加茶博會,想讓更多的人知曉臨渙茶館和茶文化,而且我們還帶來了臨渙的水,想在茶博會上找找適合當地水的茶葉。”王士宏說。

外國友人參加茶博會,品嘗中國茶。陳若天攝

外國友人感受中國茶文化

取杯、投茶、入水……在茶博會黃山館,多名外國友人來到現場品茶、論道,感受中國茶文化。

來自蘇裡蘭的賽飛是中國科技大學的留學生,主攻茶的工藝發展歷史。“我去過安徽黃山不少次,那裡出了很多名茶。以前回國的時候帶安徽茶回家鄉,家人朋友都說口味很不錯的。”賽飛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說。

賽飛說,他還有個願望,就是回國開一家中式茶館,傳播中國茶文化,增進兩國的文化交流。

“通過茶及茶文化的交流,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溝通將更加緊密。”中國科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宋偉認為,中國茶文化講究“聞茶香、品茶韻、結茶緣、議茶情”,通過飲茶,各國友人可以熟悉彼此、加強交流,感受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增進友誼,推動國際經濟貿易往來。 

(責編:關飛、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