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觀察】產學研融合 “小茶葉”托起“大茶業”

2020年08月25日14:50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茶,一片綠葉,更是一項產業,可興一方,惠百民。

小茶葉帶動大茶業,茶產業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徽州群峰相擁,氣候濕潤,培育了多種名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等等,茶香四溢,聲名遠播。

和徽茶一樣頗具盛名的還有全國茶學學科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實驗室。

近年來,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團隊深化同地方政府、企業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利用該校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為茶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和人才支持。

在高端技術的加持下,安徽茶學產學研深度融合,小小茶葉托起了致富夢想。

工人們正在進行黃茶悶黃 抱兒鐘秀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破解茶葉“密匙” 研發自動化清潔生產線

2018年4月,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宛曉春教授研究團隊,聯合深圳華大基因等相關研究團隊,破解了中國種茶樹的全基因組信息,標志著我國茶樹生物學基礎研究取得原創性重大突破。

“茶樹基因組的破譯將推動茶組植物基因組進化、茶樹起源和遺傳多樣性、茶葉特征性次生代謝物形成機理等重大基礎生物學問題的研究。”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宛曉春說。

以前,傳統的名優綠茶隻能依靠手工配合單機加工。由於機械設備粗糙,人手頻繁觸摸茶葉,會帶來加工中的二次污染。為了改變眾多茶企作坊式加工的現狀,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團隊開發集成了茶葉連續化、清潔化加工技術。

2006年,該校茶學團隊研制成功國內第一條炒青綠茶初制清潔化生產線,綜合使用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等技術,實現了茶葉加工全過程自動化控制,茶葉從鮮葉到成品“不落地,不沾手”。制茶生產線隻需要兩名工人用電腦操控,一小時的加工量就能抵上過去一個茶廠幾個月的生產量。

此后,該校茶學團隊還相繼開發了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典型外形名優綠茶清潔化生產線,研制了一批新型茶葉加工機械,獲得自動加壓茶葉揉捻機等近20項專利,成果推廣到全國15個產茶省廣泛使用,顯著提升了安徽省乃至我國茶產業的技術水平。

黃茶生產加工 抱兒鐘秀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助力脫貧攻堅 “小茶葉”托起“大茶業”

長期以來,茶葉採摘、銷售基本以春茶為主。夏秋茶因人工採摘成本高,附加值低,幾乎無人採摘,丟荒現象嚴重。黃大茶是皖西特產,屬於夏秋茶的一種,因原料粗老、加工粗放、包裝簡陋,一直是低檔產品。

2016年,安徽農業大學宛曉春和張勁鬆教授研究組發現,黃大茶具有顯著的降血糖、降血脂和減肥等功效,系列基礎研究成果為開發以健康為導向的功能性茶葉產品提供了科學依據。

2019年,安徽農業大學與霍山縣抱兒鐘秀茶葉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加大對黃大茶的開發和營銷力度,黃大茶產量、銷量不斷增長,2019年干茶產量已近203噸,其中貧困戶茶葉收入的近1/3來自於夏秋茶。

如今,包裝精美的黃大茶、黃小茶、黃芽茶和速溶黃大茶系列產品成為電商網店的熱銷品。“近期,我們公司年產5000噸純天然黃茶飲料項目已試產,年新增300噸黃大茶用量,貧困戶將從中獲得可觀收入。”抱兒鐘秀茶葉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一片小茶葉也能托起“大茶業”。在重慶市城口縣雞鳴鄉,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團隊指導當地農民開辟茶園,並將“地膜覆蓋”“以草抑草”等新型茶園管理技術推廣應用,新開辟茶園500畝,引進新品種30個。

在陝西安康漢濱區牛蹄鎮,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與當地公司合作,引進部分珍稀茶種,幫助規劃現代化的生產廠房,設計並建成了條形茶和顆粒形茶生產線,每年都多次安排教師深入秦巴山區深處,手把手地教當地農民做茶,為當地農民脫貧提供了技術支撐。(趙越 楊賽君) 

(責編:關飛、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