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一處處古跡,古韻悠遠。
經歷了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滄桑變化,
承載了歷史的記憶,凝結了人類智慧的結晶﹔
它們更像是一個個時間的串連者,
帶領一代又一代的合肥人“親歷”並銘記歷史。
雖“人已非”,但“物仍是”,
對藝術的保護,對歷史的尊重,
更是文化的最有力傳承。
看一看廬州古塔
半生風雨半身傷 悠悠寶塔話滄桑
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
便是位於巢湖姥山島的文峰塔
姥山是廬州的“水口”,孕育出人杰地靈之地,代代出文官武將,但卻唯獨沒有出過狀元。據《巢湖志》等記載,文峰塔初建於明代崇禎年間,當時流傳“姥山尖一尖,廬州出狀元”的民謠,廬州知府嚴爾圭為印証此謠,在姥山上主建了這座塔,但工程至四層時停工。到了清代光緒年間,李鴻章倡議續建,工程由閑居在家的淮軍名將吳毓芬負責。建成后,李鴻章題“文光射斗”,並作《姥山塔碑記》刻於石。
○文峰塔。
據記載,文峰塔在現代一共修繕過三次。分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以及2013年、2019年進行修繕。其中屬2013年工程最為浩大。主要對文峰塔的塔體,塔基周圈平台進行維修保養。
姥山島的文峰塔1998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由條石壘成,高51米,7層八角,塔內保留李鴻章、李瀚章、李鶴章及首任台灣巡撫、“銘字營”劉銘傳,“盛字營”周盛波,“樹字營”張樹聲,“華字營”吳毓芬,“慶字營”吳長慶等二十余通淮軍將領題刻。因此,有人稱:一塔之內,移步看遍,如同重溫半部晚清史。
來源:文藝合肥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