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微改造”讓老舊小區“逆生長”

2020年07月31日16:54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今年家裡再也沒有積水了,我和老伴兒也不用住院了,我們在這裡住了四十多年,終於找到小區年輕時的模樣。”家住在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區居民張爹爹在新修好的樓宇間“健身步道”上大步流星,喜悅地說。

近年來,桐城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聚焦老舊小區“痛點”,動員各方力量助力老舊小區“大變身”,使老小區重新煥發青春活力。

走心 “高齡”小區華麗轉身

西苑新村位於文城西路右側,出入口較多,以前看到最多的就是早點攤、賣菜小販,把原本就不寬敞的進出口堵得水泄不通,雜亂無章。而如今,隻見一條條寬敞整潔的馬路,一座座被雨洗刷過的樓宇,一排排樟樹洒下的綠蔭,一幅幅會說話的公益文化牆,叫路人都不禁多看兩眼。

“改造之前,一到梅雨季節,房屋滲水年年愁壞人,加上路燈夜裡不亮,路面不平,道路破損,綠化少,土地裸露在外,環境很差。”現如今老樓房裹上“棉衣”,換上了“新裝”,裸露的土地進行了綠化改造,樓間空地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住了這麼多年,現在的小區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大家都比較滿意。”李大姐告訴筆者,現在晚上經常出來在小區轉轉,感覺生活很愜意。

暖心  無物業小區有 “管家”

隨著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縱深推進,小區環境煥然一新。但老舊小區長期物業管理缺失,很可能出現“曇花一現”的局面,居民對此無不擔心。

“以前小區臭水四溢,草長一人高,自從社區引進了物業公司,小區干淨了,停車也方便了,有了監控,住著更放心了!”小區曹女士高興地說。

為提升小區管理水平,文昌街道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市場運作、試點先行、共同參與”的總體思路,通過社區物業管理辦公室召開多次業主委員會會議,廣泛征求居民意見,最終達成一致,引進專業化物業公司給小區當“管家”。

“目前正在前期服務階段,居民們滿意后再以質價相符收取管理費。”首次進駐老舊小區的永健物業管理公司經理告訴筆者,入駐小區4個月來,公司對小區進行整體規劃,清運樓道垃圾、安裝路燈和監控、規劃停車位、美化便道牙,小區環境有了很大改觀。

“由於創建需要,以前我們經常突擊清理小區衛生,可是沒過幾天又恢復原樣,治標不治本。現在科學化的管理,讓無物業小區環境從短期整潔變成長效整潔,安全管理也越來越到位。我們社區將總結整治管理經驗,提升轄區所有無物業小區的管理水平,促進整個社區的文明創建水平再上新台階。”西苑社區黨總支書記焦晨說。

貼心 “私人訂制”基礎設施

“都是按照我們的想法改的,原來不順心的地方都改了。停車場、晾晒區、健身器材樣樣齊全,如今每天在小區裡活動,看著干淨整潔的家園,心裡都是敞亮的。”周大叔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焦晨告訴筆者,小區改造前,社區就改造方案向居民充分征求了意見,大家同意並簽字后形成了最終的改造方案。

對於二三十年以上房齡的老房子,傳統“穿衣戴帽”的改造方式難以滿足居民的需求。老舊小區改什麼、怎麼改、改到什麼程度,該街道因地制宜,精准把脈,不搞“一刀切”。經過反復征詢、論証,准確掌握老舊小區改造的重點難點,建立“問題菜單”,實行“私人訂制”,改什麼、怎麼改由小區居民說了算,把以前無人問津的門球場分段隔開,一邊改造成娛樂休閑區,一邊改造成劃線規范的停車場,周圍則用不鏽鋼制作成晾晒架,將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集中到改善方案中,把對居民的承諾變為現實。

據桐城市住房保障和改革辦公室負責人章鬆苗介紹,包括西苑新村在內的桐城市57個城鎮老舊小區今年已全部開工改造,開工率100%,目前已完成11個。(潘月琴 陶鑫)

(責編:劉穎、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