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施策 線上線下聯動推進文明養犬

2020年06月23日16:37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下載犬衛士APP,點擊犬証在線申辦。按照操作流程,填寫犬主信息、犬隻信息以及免疫信息,就可以提交審核。審核通過后,狗狗便有了自己的專屬二維碼。”位於太湖路上的中山動物醫院內,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電話指導犬主在線申請犬証。6月以來,合肥市包河區全區包括中山動物醫院等在內18個犬隻辦証登記點一直忙個不停,轄區廣大犬主紛紛前往附近登記點為自己的愛犬辦理“身份証”。截至6月18日,全區已辦理發証2246本。

愛它給它辦個“身份証”

“有了這個‘身份証’,對我們犬主也是約束,狗狗如果出現咬人等違規行為,我們要接受罰款,還會記錄在案。”6月12日上午,在中山動物醫院內,前來為自己的京巴犬辦証的黃女士說。這個“身份証”不僅可以約束犬主,也能讓犬主盡快找到丟失的狗。

據中山動物醫院院長張谷勇介紹,隻要材料齊全,馬上就可拿到証,現在平均每天都有二三十位犬主到店內幫自己的愛犬辦証,店內也在醒目位置張貼了“辦理養犬登記証常見問題”“辦理所需材料等溫馨提示”以及“犬衛士”APP的二維碼,方便進店顧客查閱辦理。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飼養寵物犬隻的群體不斷增多,限制養犬管理模式已不再適合城市發展的需要。《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已於6月1日正式施行,將“限制養犬”修改為“養犬管理”,擴大了養犬管理的內涵,同時將准許養犬修改為養犬登記。為此,我區按照“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統一高效”的原則,創新基層治理方式,充分用好線上線下兩個平台,全面提高群眾對《條例》的知曉率,做實教育、警示兩大環節,確保養犬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牽緊“文明繩”爭做文明人

連日來 ,走訪包公園、環城公園以及包河區部分小區時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養成了文明養犬的好習慣。牽引繩、防咬嘴、拾便袋……這些養犬“神器”在包河變得越來越常見。

包公園是合肥市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有不少市民牽著寵物狗在公園裡散步享受歡樂時光,也能做到系好牽引繩,帶著紙張和拾便袋。包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米長安說,通過安排人員宣傳引導文明遛犬,巡查管控違規遛犬,設置文明養犬卡通宣傳牌,同時配備了犬繩、犬籠等備用設施,現在公園內市民基本能做到文明遛犬。

根據《條例》規定,外出遛犬時需為犬隻佩戴標識、帶上犬鏈等,主動避讓行人和車輛,即時清理犬隻排泄物。在濱湖世紀社區各生活小區,居民志願者常態化開展文明養犬主題宣傳,通過張貼文明養犬宣傳漫畫,普及文明養犬准則。犬主李阿姨說:“宣傳活動搞得好,有些人養狗隻顧自己,不管別人,狗糞狗便把小區環境破壞了,出門也不拴繩子,大家都要看看文明養犬到底該怎麼做。”

不僅如此,為了引導轄區居民規范養寵物,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區在各苑區內裝上了“小紅箱”——“寵物拾便箱”,它外形美觀,上面印有“做一個負責的寵物主人”等溫馨提示,箱內裝有寵物拾便紙和拾便袋,方便養寵物的居民即時撿拾寵物排泄物。據了解,該社區還將把“寵物拾便箱”推廣至轄區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

綜合施策推進文明養犬

一直以來,狗狗給主人帶來了樂趣,但隨之而來的犬吠聲擾民、犬隻咬傷人、寵物犬隨地大小便、遛犬不拴犬鏈等問題也日益顯現,不少養犬人缺乏養犬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文明養犬的底線是依法養犬。養犬行為是否文明事關群眾日常生活和文明城市形象,一直以來具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度。

據悉,加強對養犬人的剛性約束是《條例》的一大亮點。根據規定,對違法飼養禁養犬、養犬不登記、未免疫、攜犬外出不戴犬牌、不牽犬繩、不及時清理犬隻排泄物、犬隻傷人等行為設定法律責任,明確處罰標准,增加沒收等執法手段。不僅如此,條例進一步規范了管理職責,建立健全養犬管理工作協調和保障機制,協調解決養犬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將養犬管理列為文明創建和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同時明確細化相關部門街居以及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職責,更好發揮基層組織對犬隻管理的基礎性作用。

為扎實推進養犬管理工作,我區分步驟開展集中整治工作,6月至8月對違法違規養犬、診療、經營等行為,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予以處罰。9月至12月,集中力量整治違規違法養犬行為,嚴厲查處違法養犬行為。7月至12月,集中整治涉犬經營單位,依法查處無証無照經營行為,清理違規從事犬隻養殖、交易等經營行為,加強寵物店、寵物診療機構監督管理,規范犬隻經營、診療行為。規范養犬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管理工作,把制度執行好,還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等管理手段,不斷完善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文明養犬的良好氛圍。(謝文君 夏明靜)

(責編:郭宇、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