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錨定綠色家底 護航一江碧水

【查看原圖】
蕪湖十裡江灣 。鄭遠攝
蕪湖十裡江灣 。鄭遠攝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0年06月23日06:44

每次出差到蕪湖,家住上海的何明都會來到十裡江灣走一走。“五年前,這裡還是荒地淺灘、小碼頭林立。現在,長江沿岸霓虹閃爍,繁華璀璨,遠望過去,頗有幾分上海外灘的感覺。”何明說。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不僅是群眾的共同感受,更有實實在在的數據佐証:2019年蕪湖市PM2.5平均濃度約為44.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8年下降7.1%,降幅居全省第二﹔國家生態環境部交辦和蕪湖市自查疑似固廢問題點位共74個,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

近年來,蕪湖市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比翼齊飛”。在這裡,生態環境沒有成為經濟增長的犧牲品,而是成為蕪湖突出的優勢資源和閃亮的城市名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蕪湖有著最為生動的實踐。

鐵腕治污還水清

過去在蕪湖,提到“兩垾一閘”,即保興垾、板城垾和廣福閘,當地百姓都紛紛搖頭。作為市區雨季重要泄洪通道,隨著大量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沿岸居民亂扔亂倒垃圾,“兩垾一閘”逐漸成為當地人不願提及的臭水溝。

如今,蕪湖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新建、修復污水管網,成為蕪湖市城區污水系統提質增效項目的內容之一。2018年,蕪湖市通過與三峽集團合作,探索出“一城一主體”“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治水模式,開展城鎮污水治理。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蕪湖項目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張浩介紹,其中,一期項目對現有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提質增效、提標改造、增容擴建﹔二期項目將提高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標准,對污水管網的問題管段開展整治。截至目前,64個老舊小區完成雨污分流改造,6座污水處理廠已完成提標改造,並新建了1座日處理6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打通污水“出口”,疏通排水“動脈”,暢通運行“經絡”,伴隨一項項改造工程,“兩垾一閘”,從曾經不願提及的臭水溝變成了市民絡繹不絕的生態公園。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通過一系列鐵腕舉措,2019年,蕪湖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提前一年消除劣Ⅴ類水體﹔蕪湖市6個列入國家水質考核斷面,其中5個斷面水質Ⅱ類標准,一個達到Ⅲ類標准﹔黑臭水體整治完成96.3%,地表水環境質量連續兩年位列全省第三。

“隻有從根本上改善蕪湖城區以及長江流域蕪湖段生態環境質量,才能真正做到‘還江於民、還岸於民、還景於民’。”蕪湖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東說,蕪湖因水而美,未來也必將因水而興。

礦山復綠護天藍

提起礦山開採,你的第一印象會是怎樣?是灰塵滿地,還是滿目瘡痍?

但是,當你來到蕪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礦山分廠,礦山開採與優美生態,看似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在這裡卻呈現出一幅和諧的畫面。

為礦山披綠裝,補大地之殤,降揚塵污染,是生態文明建設路上的一道“關卡”。

如何突破這一關卡?蕪湖海螺礦山分廠廠長楊海艦介紹,蕪湖海螺按照“邊開採邊治理”的原則,在採區內,進行復土復綠,同時對礦區道路兩側植樹綠化、懸崖峭壁挂網復綠,全面推進露天礦山環境治理、生態恢復,最大限度減少裸露地面,增加綠化面積,實現綠色礦山建設、礦業經濟綠色發展。

現在來到開採區的山頂俯瞰,你會發現,曾經坑坑窪窪的開採宕面,被一棵棵刺槐等樹苗覆蓋,一抹鮮活的新綠將黃土青石覆蓋,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從在開發中保護到在保護中開發,從“先開採后治理”到“邊開採邊治理”,從修復性治理到保護性治理,蕪湖海螺依托一系列創新機制,走出了一條特有的礦山復綠之道,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除了礦山復綠,蕪湖藍天保衛戰的觸手,遠遠不止如此。

張東介紹,蕪湖市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五控”措施協同實施,2019年全市共完成大氣治理任務1643項,整改問題674個,PM2.5年均濃度降幅全省第二,位列安徽省經濟運行考核一類市第一。

岸綠景美幸福來

如今,蕪湖生態藍圖已繪就,且還在不斷延續。

為了打造“八百裡皖江”長江生態綠化帶,蕪湖市開始了一場場為大地增綠的綠色革命。就在長江岸邊,千年漁村荻港鎮成為蕪湖市生態變化最有力的見証者。

過去由於修造船點、船舶碼頭混亂不堪,岸邊種菜、存放物料、垃圾堆放隨處可見,長江沿岸成了荻港鎮環境整治的“頑疾”。

變化從2018年3月開始,荻港鎮開始啟動沿江補綠、建新綠工作,至今累計綠化地塊25處、548.4畝。此外,對沿江已關停的15處殘存建筑進行再清理,對岸坡予以平順,並鋪設草皮4萬平方米。

今年3月以來,當地對12公裡的長江岸線,進行整治規范,新增植樹點60余處,面積650畝,共植樹苗3萬余株,種草120O余畝,全力打造“成帶成網”、應綠盡綠的長江生態防護林綠色長廊。

而這些只是蕪湖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

張東介紹,近年來,蕪湖市十裡江灣、雕塑公園等綠色地標相繼拔地而起,不斷刷新著這座城市的顏值。同時,規劃建綠、拆遷植綠、拓寬增綠、拆牆露綠、見縫插綠……通過全方位增綠工程,讓市民能夠隨時“推窗見綠”。

良好的綠化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城市環境煥然一新,百姓的幸福感也大幅提高。“現在跟別人說起蕪湖,大家都知道有個十裡江灣,身邊的網紅景點越來越多,每次拍視頻發朋友圈,很多人給我點贊。”蕪湖市民周潔敏感慨,綠色已成為生活的底色。

綠色出行、垃圾分類、舊衣回收……綠色環保的理念早已內化為身邊人的一舉一動,蕪湖人正在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正在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一幅身處都市也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周坤)

相關閱讀:

 

分享到:
(責編:關飛、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