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合肥】“龜背潭”——巢湖神龜的傳說

2020年06月22日09:42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於“潭”似乎格外鐘情,

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句詩篇。

“潭”,以其深不可測、清幽靜謐的絕美風光,

令無數人心之向往。

 
 

在合肥,有很多美麗的“潭”,

或陰柔或陽剛,

人們根據這些水潭不同的特點,

賦予了一個個好聽的名字。

 
 

本期“趣讀合肥”

邀請你和文藝君一起

走近“廬州古潭”

聆聽關於那些神秘的古譚

流傳著的淒美的神話傳說

和動人的歷史故事。

 

龜背潭

位於巢湖城西北方向,有一處龜山游覽之地。龜山前,有靈龜眠月,造湖天勝境。龜山后,有潭水幽谷,觀雲月映照。遠眺,水天相連,近聽,湖濤有聲。在龜山后,位於伍賈與山口之間,有處深潭名為龜背潭,又稱龜翁潭。曾經礦區所在,如今安然一汪清水。石崖崎立、雲映潭水,風光無限。

龜背潭四周多山,有著龜山、野豬山、平頂山、鳳凰山,為傳統礦區。龜背潭屬舊礦坑,蓄水深達二十八米。停礦后,山水匯集,積水成潭。因少污染,富含礦物質,潭水幽深清澈,寒氣十足,泛著靛藍或淺綠色澤。

 

 

龜背潭,又稱龜翁潭,有著神奇的傳說。相傳,東海小白龍預先通知焦玉姑、焦姥姥天將大水淹城,於是焦母焦姑奔走,呼喊鄉人轉移。陷巢州后,常年水漫興風作浪,有妖作亂。天庭遣東海神龜守護,於是巢湖神龜不同它地,有海神之貌,龜龍之氣。這守護年間,有群妖攜眾而來。於是神龜設局,以眾山崗布陣,拼格形似龜背,有如巨龜盤踞。妖有探報,巢湖岸有東龜、南龜與西龜三龜呼應。於是妖恐,盡數散去。龜背所在也成為日后的龜背潭。山嶺之間,傳有道骨仙長,青髯長須,終日隱居龜山后山林潭谷。鄉人尊為龜翁。

隨著龜背河溪,逐日擴深成潭,四周逐漸安靜下來,成為飛鳥之地。

翻閱地理,傳說中的東海小白龍神跡江北。地圖上山脈可見,如游龍走向,龍尾金陵老山,龍軀順延和縣雞籠山,含山古昭關,巢湖青龍山、試刀山一線。龜背潭居龍頷首處,龜山為龍首飲水。

 

 

龜背潭四周逐年礦業開採后,山體圓潤不在,留下幾分崢嶸和嶙峋。山體岩石呈現地質構造。雖開採留痕,仍有顯著的自然地質特征。

龜背潭因為潭水潔淨,一度成為游泳熱地。但潭深水寒也加大戶外風險,因此熱夏,此地禁止游泳。讓龜背潭回歸自然,寧靜之中,潭水難得。

來源:文藝合肥

(責編:郭宇、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