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一周年:成效初步顯現,如何行穩致遠

2020年06月22日08:41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30年,作為改革先行者的科創板亦迎來周歲生日。

  6月18日,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的浦江夜話環節,中外嘉賓就科創板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如何總結科創板的經驗成果,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深層次改革?科創板在制度與政策層面,還有哪些優化或完善的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注冊制的改革、科創板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科創板為科創企業運用好資本市場的資源創造了渠道,具有引領和示范效應。二是注冊制經過一年的試點,不斷總結經驗,所以才會有下一步推廣到其他板塊的安排,這點對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意義重大。

  支持科創成效初步顯現

  截至今年6月12日,科創板實現110家公司發行上市,累計籌資額1274億元,總市值1.71萬億元,日均交易額156億元,上市股票漲跌幅中位數111.25%,兩融日均余額86億元。

  焦桐共享金融研究院負責人左劍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的設立,提高了企業在一級市場股權融資的便利性。企業在未上市以前,往往難以獲得有效金融支持,而隨著注冊制的到來,邁進資本市場大門的速度明顯加快,加之對新興產業美好前景的憧憬,估值定價也水漲船高。所以,在給科創板打分的過程中,不僅看場內‘記分牌’,還要計算上場外得分情況。”

  自誕生以來,科創板對高科技公司彰顯出較大的吸引力。安信証券分析師諸海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創板開板一周年,51家TMT公司成功上市,板塊的引領性和示范性顯著。整體來看,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硬核”科技涵蓋芯片設計到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再到IDM全產業鏈,以信息安全、雲計算為代表的“軟件”產業鏈公司和以電子元器件、高端電子材料等“硬件”產業鏈公司三分天下,分別有16家、20家和15家。

  獨立財經評論人布娜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創板作為注冊制實驗田,在諸多制度建設上都具有較大突破。未來,科創板還需要進一步發揮示范作用,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支持力度,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監管機制,打造一個規范、透明、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深刻影響各方參與主體

  過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為深度參與科創板的市場各方,皆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券商作為保薦機構,一路陪伴科創板企業上市。海通証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杰表示,服務科創板企業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包括信息披露、保薦責任和銷售定價、銷售隊伍的建設、估值能力等方面都需要提升,倒逼券商必須對人才隊伍建設、管理流程完善以及激勵機制提升方面做出一些重大改革。

  設立一年以來,科創板不斷積累經驗,審核速度持續加快,將審核時間從平均65天減少到47天,考核題目的數字從原來的47.4道減少到目前的30.2道。

  關於審核“加速度”,上海証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認為,第一,問詢更精准。突出重大性、針對性,重點關注影響投資者判斷的一些關鍵問題,避免前期類似於題海戰術的免責式問詢,問題設置上盡量做到減量、提質、增效。第二,更高效。隨著審核能力的提升以及中介機構的經驗積累,整個審核過程更高效。第三,更務實。嚴格圍繞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把關,不在明確的條件之外設立新的關口、提高門檻。第四,更協同。優化審核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幫助發行人、中介機構理解監管機構的一些想法,提高中介機構的回復質量。

  引導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

  中國市場並不缺少資金,但缺少真正做長期投資的“長錢”。

  上海証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指出,從制度供給的角度看,科創板目前亟待解決的短板問題,也是國際最佳實踐中反映出的有效經驗,就是要鼓勵引導長期投資者參與科創板。

  黃紅元透露,下一步,上交所將配合証監會積極研究推出鼓勵、吸引中長期投資者的制度。條件具備后,擬通過自願安排或承諾等方式,對真正採取長期策略的機構投資者建立公開備案名單,使其在發行詢價、定價、配售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獲得更多的機會,並自願承擔長期投資的相應責任,推動市場投資者結構逐步趨於合理。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財經學者王國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關於長期投資者制度是對科創板制度的一種較大跨越和創新。目前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有很多潛力無窮的獨角獸,但是也有不少令普通投資者無法看清發展前景的隱形冠軍。所以,長期投資者一定是有豐富投研水平的實力投資機構。這樣的投資機構不但要看得清方向,還要耐得住寂寞,承擔得起風險。

  板塊政策具有優化空間

  中國的科創板需要更好地幫助科技企業成長,也需要繼續發揮資本市場試驗田的作用。

  倫敦証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大衛·施維默在連線時表示,首先必須要有很好的信息披露和嚴格的監管體系。信息披露需要有一個平衡,一方面要讓發行人承擔起責任、公布信息,讓投資者可以去評估風險和機會﹔同時,披露准則也要具備靈活性,讓企業能夠快速募集資金。另一點就是需要培養一個投資者群體,包括市場的參與者、分析師以及承銷商。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志堯認為,科創板的重點是推動科創企業發展,特別是硬科技金融企業的發展。硬科技金融企業研發投入特別大,相應的財務表現就不是很好。所以希望科創板在這方面進一步研究政策,能夠促進科創企業敢於大量投入研發,不至於太擔心虧損的問題,主要是看企業競爭力、產品的競爭力和發展速度。

  希望更多優質公司來報到

  關於科創板的改進空間,上海市經濟學會証券市場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德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是應盡快編制並出台科創板指數﹔二是科創板與創業板應錯位競爭,注重吸引具有真正高科技含量的公司來上市。三是考慮到科技含量高的公司往往伴隨較高的經營風險,對此類公司的上市條件、經營業績方面的要求,應進一步放寬,退市也應更加堅決一些。

  應進一步完善板塊基礎制度。王國進建議,希望在科創板的制度創新中,考慮放開“t+0”交易﹔對於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的作假行為大幅提高懲罰力度,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由於科創板事實上在為注冊制的全面推出積累經驗,為確保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建議今后退市企業與上市企業基本達成平衡,保証A股上市企業總體數量不要增加太多。

  “希望更多優質公司來科創板報到。”左劍明表示,股市的生命線就是上市公司質地,目前來看科創板平均90倍市盈率,處於顯著高估狀態。如果成長性突出,那可以用時間來加以消化﹔如果平淡乏味,那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價自然會向均值靠攏。所以,希望通過科技進步打通“任督二脈”,企業在開辟新藍海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從而提升競爭力。

(責編:歐愷、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