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十年磨一劍 膜都初“養”成

陳浩

2020年06月19日11:0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19年末,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証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正式踏上A股征程。從上海到太湖,從生產絕緣膠帶到研制藍光膜,從籍籍無名到“闖關”資本市場,金張科技經歷了關鍵的十年。這十年,對於太湖,同樣重要。

太湖功能膜產業“主陣地”——太湖經開區。太湖縣供圖

起跑:從0到1

在安徽省縣域經濟版圖中,太湖縣並不出眾。但在我國功能性膜材料產業格局中,太湖卻出類拔萃。

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功能膜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簡單來講,它是一類在光、電、磁、熱等方面具有特殊功能的膜材料。這兩年,很火的防藍光膜就是其中的一種,它能夠有效阻隔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從而達到保護視力的效果。

太湖與功能膜的結緣,始於十年前的一場“意外”。

2009年,金張科技的前身還是一家位於上海的小廠。說是小廠,不僅因為規模小,還因為從事的是絕緣膠帶的生產。在功能膜產業中,這是一個相對低端的細分領域。彼時,金張科技正尋求外遷,先后也考察了不少地方。最終,既無產業基礎,也無上下游配套的太湖“意外”入選。

“前期溝通中,太湖政府的真誠和重視讓我們相信,落戶這裡,會有前途。”金張科技行政負責人吳傳耀說,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年的決定算是做對了。“剛來時,我們佔地不到30畝。沒過幾年,業務快速擴張,主打產品升級為防藍光膜,廠區面積也拓展到了近百畝。”

現在,金張科技已是國內重要的防藍光膜生產基地。

吳傳耀說,接下來,金張科技一方面將瞄准進口替代、新需求,加大新品研發力度﹔另一方面,通過資本方式,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這不,我們位於太湖經開區、佔地267畝的新廠房即將投入使用。”

不難看出,隨著金張科技的落戶,太湖的功能膜產業完成了從0到1的跨越。更為重要的是,這為后面的產業集聚埋下了伏筆。此后,國內相關企業遷址或新上項目時,太湖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個選項。

功能膜生產線。太湖縣供圖

加速:從“口號”到“共識”

十年光景,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歷經產業發展加速期后,太湖目前共有功能膜及延鏈企業57家,金張科技、集友股份、富印新材料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聚集於此。其中,集友股份還是太湖縣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全省首家通過貧困縣IPO“綠色通道”登陸A股的企業。

據太湖縣委常委、太湖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俊杰介紹,2019年全縣功能膜相關企業完成產值16.8億元,同比增長34.84%。今年前4個月,即便受疫情影響,產業產值仍逆勢增長2.3%,達到4.4億元。

“功能膜產業已成為我縣發展速度最快、產業效益最好、發展空間最大的產業。”趙俊杰說,作為縣裡的首位產業,小小功能膜已經成為太湖工業的“名片”,以及拉動太湖工業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在太湖縣高速出口,廣告牌上“中國膜都”的字樣格外搶眼。十年間,這四個字從當初的一個“口號”,到逐漸成為業內“共識”。

變道:從“一環”到“閉環”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再到中國膜都,太湖憑什麼?確實,在當年,功能膜產業發展的幾大要素,如區位、原材料、市場等,太湖一樣都不佔。

“太湖的功能膜產業,是‘養’出來的。”在太湖縣人民政府縣長朱小兵看來,對於太湖這樣沒有“先天”優勢的地方,必須也隻能依靠營商環境來培育產業。“隻有讓老板有信心,員工能舒心,產業才能做起來,大家才能開心。”

雖然“中國膜都”的名號越來越被業內認可,但這並不意味“賽道”上沒有別的“選手”。

朱小兵表示,經歷此次疫情后,太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想要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全產業鏈發展是必經之路。下一步,太湖將有針對性地招引、培育基膜、制膠等上游公司,以及應用端的下游企業,從聚焦產業鏈上的“一環”,到打造“閉環”。

“百億企業,千億產業。”朱小兵對人民網安徽頻道說,這是太湖功能膜產業發展的“小目標”。想要達成這一目標,絕非易事,但太湖也早已今非昔比。

產業的高度集聚,讓太湖的招商引資有了“優中選優”的底氣﹔路網的日益完善,大大縮短了當地到合肥、武漢等制造業基地所需的時間,這意味著,產業離市場“更近了”。此外,隨著先后入選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省級層面對太湖功能膜產業的支持力度也與日俱增……

坐擁產業基礎、政策優勢,太湖功能膜產業的下一個十年,值得期待。

(責編:關飛、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