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池鎮三沖村秀美山村入畫來
萬山民宿建設實現鄉村振興
羅河鎮鮑店村:環境整治蝶變“五美”鄉村
廬城鎮羅埠村家宴中心
山村蝶變 美景如畫的礬山鎮石峽村
村民在垃圾兌換超市用積分兌換生活物品
基礎設施建設大踏步前進,美麗鄉村留住美麗鄉愁。近年來,廬江縣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解決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垃圾、道路和村容村貌等突出問題,不斷掀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熱潮。而2019年,廬江縣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也取得積極進展。
建設美麗鄉村留住美麗鄉愁
近年來,廬江縣一直在加強美麗鄉村建設,結出了碩果。比如,果樹中心村榮獲2015年“全國文明村鎮”,入選第一批安徽省傳統村落名錄、進入全國美麗鄉村試點村﹔三沖村榮獲2017年度全國環境整治示范村﹔虎洞、大化、果樹三個中心村獲批3A景區,晴嵐中心村獲批4A景區﹔同大、白湖、樂橋、白山四鎮榮獲省級生態鎮、柯坦獲國家級生態鄉鎮﹔湯池鎮榮獲全國“美麗宜居小鎮”﹔果樹村榮獲第四批全國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庄﹔湯池百花村榮獲“安徽美麗宜居村庄”﹔柯坦鎮分水中心村獲批2019年安徽省美麗鄉村50例﹔2019年創建1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重點示范村。2018年度19個中心村已建成並以全市第一名成績通過市級驗收,2019年度26個中心村在建、2020年申報建設最后17個中心村。
如何建設美麗鄉村,廬江縣也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經驗。首先是,注重規劃先行,突出分類指導。按照“一村一主題、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充分挖掘村庄的肌理、人文、山水等特色資源稟賦,從源頭上抓好中心村規劃的編制。第二,注重宣傳引導,突出農民主體。突出群眾主體作用,在項目實施前,多與群眾溝通,多讓群眾參與規劃、設計。第三,注重環境整治,突出生態優先。五年來,建成的89個中心村中已有43個村獲得“安徽省森林村庄”稱號。第四,注重示范帶路,突出精品意識。堅持分類建設、彰顯特色。第五,注重底蘊挖掘,突出保護優先。白山齊咀中心村再現了巢湖岸邊“九龍攢珠”古村落面貌,黃屯中心村重修了黃屯老街,柯坦、礬山、金牛、泥河等在整治中修繕古街道,將古村、古街遺跡、傳統文化加以保護,讓市民尋到了鄉愁。
整治人居環境打造宜居農村
2019年,廬江縣開展“五清一改”村庄1450個,開展“五化兩改”村庄268個,完成126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廬江縣堅持規劃引領,著力提升環境整治系統性。堅持規劃先行,結合實際,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10個配套方案。堅持科學分類、分步推進,著力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按人居環境整治村現狀、規劃定位和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對全縣涉農的216個行政村個自然村庄分級分類,同時,根據分級分類設一般整治村、重點整治村、示范整治村,2019年啟動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確定了2030個整治村庄,其中268個示范村庄重點加以推進。
在整治人居環境時,還突出重點,先地下后地上,著力提升硬化美化水平。堅持治污優先,地下工程先行。狠抓改廁方案制定、工程建管、糞污處理等關鍵環節,確保農戶改廁后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2019年已改廁3.1萬余座。截至目前,累計清理村內溝渠3.89萬個,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11.52萬噸,清理亂搭亂建6.4萬戶,清理廢舊廣告牌6.05萬個,清理無功能建筑面積50.47萬平方米,參加活動人數累計達63.25萬人次。
強化鄉村產業發展釋放農村新活力
2019年,廬江縣圍繞鄉村產業振興,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推動業態創新、模式創新、產業創新,為鄉村振興增加了活力,為鄉村產業發展豐富了內容,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比如,廬江縣大力實施“510”產業提升工程。建成稻漁(蝦)綜合種養、綠色蔬菜瓜果、名優茶、特色經果林和品牌糧食基地72.7萬畝。培育了盆形黃蜀葵、笏山瓜蔞籽等特色產業典型,新增“安徽名牌”農產品3個、“三品”認証13個。楊柳荸薺基地被認定為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獲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扎實推進農產品加工轉型升級,著力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廬江縣一直在發展溫泉康養、鄉村休閑、餐飲民宿新業態,建成2個4A級6個3A級景區、個全省優秀旅游鄉鎮、17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39家星級農家樂,被評為中國最美鄉村休閑旅游名縣。
農旅融合快速發展,成功舉辦了白雲春毫茶文化節、放馬灘龍蝦節、礬山富硒藍莓節和清水河提子採摘節,打響了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品牌。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新建益農信息社137家,發展電商316家,建成縣級農村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和186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狠抓鄉村治理
廬江縣打造堅強堡壘。推行“頭雁領航·網格聚力”治理模式,構建“黨支部片區-黨小組片區-黨員責任區”三級黨建網格治理體系,增強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能力。
打造平安鄉村。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持續開展平安和諧示范村創建,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動巡邏防控規范化建設。
打造文明鄉村。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志願服務平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200余處,成立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248支,開展“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主題活動,開展活動1800余場,服務32萬人次。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在城區全面禁燃禁放。發揮道德模范引領作用,開展美麗庭院、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7人當選“合肥好人”,25人當選“廬江好人”,表彰10名道德模范,評選出20個縣級文明家庭。
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2019年,廬江縣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全縣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5510個,帶動和銜接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大力開展金融創新服務,推進農村金融便民服務室、服務網點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鎮村電子機具全覆蓋。探索開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試點。創新“勸耕貸”等金融產品,撬動更多資金向農村流動,全縣涉農貸款余額197.31億元。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全省整縣制率先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証,確權面積134.91萬畝,頒証25.5萬戶,頒証率100%。全縣土地流轉面積84.5萬畝,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62.6%。
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221個村集體產權改革,每個村均成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110萬人,量化股權6.3億元。整縣推進“三變”改革,已完成201個村。2019年,全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2574.8萬元,經濟強村發展到14個。
2020年,廬江縣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著力實施“鄉村產業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農業農村改革”四大工程,大力發展鄉村產業,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鄉村治理,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全縣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努力在全省全市“當標杆、當示范、當排頭、當榜樣”,奮力開創新時代廬江鄉村振興新局面。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金學永朱慶玲周躍東王閩供圖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