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收攤,等到最后,說不定生活就會給你什麼禮物。”今年35歲的大玉(化名)是合肥市包河區罍+市集裡守到最晚的攤主之一。特別是在生意最好的周六晚上,她甚至會擺攤到凌晨,直到街上很難見到人影,這時她會回到在安商1980開的零食店裡吃個大西瓜,或者和其它關系要好的攤主約上一頓火鍋,再心滿意足地回家。
從虛擬到現實的成就感
性格開朗的大玉,在去年的這個時候也經歷了一段迷茫痛苦期。她的零食店位置較偏,生意不好。一直處於虧本狀態。
是地攤,開啟了大玉的美好生活。
在得知罍街有個罍+市集,可以去擺攤且不收租金時,大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了。最早她賣的是自己零食店裡經營的手工餅干,但過了幾次,大玉發現了一個問題,餅干制作出來的產量是有限的,如果在市集裡賣得好,她平時在零食店裡就沒得賣。大玉開始琢磨起來,能不能賣點別的呢。這時候她瞅上了隔壁攤主大姐賣的手工編織娃娃。
就這樣,大玉開始拜師學藝,也逐漸從一名手工零食店店主跨界到手作攤攤主。現在大玉每次出攤收入大概400元左右,一個月下來能達到四五千元,至少能把零食店每月房租給抹平了。
罍+市集友愛、互助的氛圍也是大玉喜歡的。大玉的師傅有“安徽馬達手”的外號,別人做一個娃娃需要2小時,而她隻要1個小時。在大玉出師后,她的產品並沒有搶了師傅的生意。每個人制作的手工娃娃都帶有自己的風格,大玉的一般偏時尚,年輕人買的多,而師傅做的娃娃很有喜感,更受老年人和小朋友的歡迎。
除了自己師傅,大玉和其它許多攤主都交上了好朋友,大玉教她們做手工零食,而她們也會教大玉一些新的“才藝”,有時候市集結束后,還會一起約著吃飯、聚會。
等待春天到創造春天
年前,大玉還在微信群裡和其它攤主一起商量著,春節假期這幾天要“大干一場”。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了,罍+市集的地攤不能擺了,連零食店也不能開了。宅在家的那段時間,大玉就天天織毛線、做娃娃。手工娃娃雖然成本不高,但比較耗時,正好趁著那段時間,在家裡把貨先給屯好。
和大玉不同,罍+市集的攤主陸強(化名)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壓力。雖說是一名都市白領,但疫情期間每個月的工資收入受到了很大影響,隻夠保障基本生活,房貸、車貸這些都像是壓在心裡的大石頭。5月初,陸強加入到了罍+市集,下了班后,從白領變身地攤主,售賣各類鮮花、綠植等。“現在每天的收入有四五百元,我自己也很喜歡鮮花,在家閑著也是閑著,為何不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呢。”陸強說,與其等待春天的到來,不如去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通過積極努力,主動讓生活變得更好。
將“地攤”一直做下去
早在罍街開街之初,對於街區出現的流動攤販,罍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就沒有選擇“一刀切”地禁止出攤,而是用疏導管理的方式,引導攤主們有序經營:將流動餐飲攤販引進罍街早餐街、小吃街和罍+村並約法三章:衛生、安全、誠信。同時還對零售攤販進行集中升級管理,統一開展市集活動,配置統一的桌椅,解決了之前擺攤無位置、形象雜亂差的情況,這些零售攤販也是現在所看到的罍+市集。
在走訪中,筆者發現,罍+市集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地攤,它更注重品牌地打造,在管理上更為規范,地攤主也基本是兼職,經營的產品主要來於自己的興趣愛好。
如今,罍+市集已經三歲了,在罍+市集的微信群裡,已經有100多位商戶,攤點主要集中在手工藝品、非遺、文創等。目前開市時間是每周五到周日下午15:00-22:00。前不久,中央文明辦明確,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罍+市集也將擴充品類,讓更多攤點入駐,同時經營時間也將適當擴展。
(李文琦 李亞運 )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