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四舉措”選樹好人 讓“六安榜樣”暖動全城

2020年06月05日12:5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一個好人就是一盞明燈,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好人模范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溫度。近年來,六安市著力在規范推薦評選、豐富宣傳方式、傳頌好人事跡、禮遇幫扶上下功夫,積極選樹和培育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充分發揮模范和好人的光和熱,讓社會充滿道德之美、文明之風。

2020年第一季度“六安好人”“優秀志願服務典型”發布活動現場。 (陳力攝)

堅持好中選優,樹立“六安榜樣”。全市堅持從樓道、村居最基層發動,開展“村居好人”“鄉鎮好人”“縣區好人”“六安好人”四個層級“好人”的推薦評選活動,各級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普通群眾都能自行推薦身邊典型,自下而上及時發現身邊好人、凡人善舉,讓好人推薦評議活動熱在基層、熱在群眾,逐步形成好人好事的“蓄水池”“典型庫”。按照“誰推薦、誰負責”原則,設置了基層推薦、評審委員會評選、領導審核、媒體公示等程序,並征求所屬單位、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公安、信用、紀檢監察、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意見,確保選拔過程自下而上、層層把關、規范公正,選拔出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先進人物。六安文明網每季度公布“六安好人”當選情況,同時每月擇優推薦“六安好人”參加“安徽好人”評選。截至2020年5月底,六安市累計有“中國好人”29人,“安徽好人”(含提名)103人,“六安好人”678人﹔“全國道德模范”(含提名)6人,“安徽省道德模范”(含提名)24人,“六安市道德模范及提名”119人。

豐富宣傳方式,塑造“平民英雄”。實施“好人成名人”工程,在電視、報紙、網站等市直主流媒體長期開設“尋找六安最美”等專題欄目,及時更新“好人”信息,各縣區媒體同步跟進好人事跡報道。持續創作刊播“好人”公益廣告,今年設計制作13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中國好人公益廣告,並在主城區投放﹔向郵政公司提供12例全國道德模范(含提名獎)、中國好人等照片材料,在文明創建郵折中加入模范好人元素﹔設置“好人榜”宣傳櫥窗,高密度、立體化集中宣傳報道一批先進典型。開辟基層“好人”宣傳陣地,在中央森林公園、東市街道七裡路、南屏苑社區郝崗路、金馬社區、東方紅社區等居民點集中路段打造示范街區“好人路”“道德橋”“雷鋒亭”,在南華路打造以雷鋒精神為主題的街道,設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景觀小品﹔在東苑小區、友誼北苑、湖公館等小區樓棟,公園小區、公交廣告站牌等公眾場所進行好人模范事跡宣傳,發揮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了人人“學好人、育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情景小品《老紀的故事》(原型:中國好人紀道明) (高磊攝)

情景詩朗誦《我們的大灣村》(原型:中國好人余靜) (高磊攝)

省級非遺項目四弦書《救人勇士“親戚多”》(原型:安徽省道德模范饒俊生、田躍明) (高磊攝)

結合特色文藝,突出“以文化人”。利用地方戲曲、小品歌舞、情景短視頻、廣播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將評選出的身邊好人事跡搬上舞台。六安市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大國工匠朱恆銀為原型,精心創作的原創歌曲《初心如鑽》登上了“學習強國”平台。以中國好人紀道明為原型創作情景小品《老紀的故事》,以中國好人、省道德模范余靜為原型創作詩朗誦《我們的大灣村》,以省道德模范饒俊生、田躍明為原型創作省級非遺項目“四弦書”《救人勇士“親戚”多》、以六安市模范好人先進事跡為原型打造音樂快板《六安模范好人贊》等,並向學習強國、中國文明網、安徽文明網、六安發布等平台媒體推薦,力推好人成“名人”。

六安好人葉偉宣講已故安徽省道德模范陳顯耀的先進事跡。 (丁超攝)

禮遇模范好人,彰顯“道德力量”。全市建立道德模范榮譽管理機制,制定《六安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管理辦法》,為模范好人提供免費體檢、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費游覽本市景區景點等幫扶禮遇服務。六安市為108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模范好人贈閱《新華每日電訊》,並向省文明辦推薦20名政治素質較高的代表,為其統一征訂贈閱報刊雜志。推薦1名中國好人作為中國文明網《心聲》專欄撰稿候選人。組建“模范好人宣講團”“道德模范故事匯”,深入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機關單位,企業等場所開展先進事跡巡講活動90余場,讓“六安榜樣”傳播社會正能量﹔去年開展“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進校園”活動91場,在圖書館、博物館等地開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專題展覽35場次,舉行社區廣場好人發布會5期,道德講堂總堂4期。利用“我們的節日”廣泛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及時為各類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送去溫暖和關懷,全市幫扶慰問資金50余萬元,累計提供道德信貸800余萬元。(江玉)

(責編:劉穎、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