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國土壤 緊扣時代脈搏(兩會熱議·民法典草案)

本報記者 徐 雋 鄭海鷗 黃 超 韓俊杰

2020年05月27日06: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代表委員在審議討論民法典草案時表示,民法典草案全面加強了對公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的保護,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作出修改完善,扎根中國土壤、緊扣時代脈搏,彰顯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

回應人民群眾法治需求

民法典草案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冬雲代表注意到,與去年12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首次“合體”的民法典草案相比,這條規定是新增的。“民法典草案回應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針對監護人制度、征收征用制度等作出新的修改,為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提供法治支撐,推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更好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社會公共利益。”張冬雲代表說。

“民法典編纂工作,始終著眼於解決現實問題,及時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經驗,在梳理與疫情相關的民事法律制度基礎上,對草案作了有針對性的修改完善。”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高繼明代表認為,民法典草案之所以體現時代特色,正是因為它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聚焦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創造性。

增進人民福祉,維護人民權益

民法典草案將人格權獨立成編,成為一大亮點。“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系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在北京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大進委員看來,人格權獨立成編,把對人格權的保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充分體現我們黨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不變初心。

人格權編強調保護個人信息,規范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對遺體捐獻等作出規定,回應了科技發展對人格權保護帶來的挑戰,而這一挑戰是各國共同面臨的。

對此,李大進委員說,破解科技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矛盾沖突,不僅標志著我國法治建設達到新的高度,更為人類法治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利用小區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歸業主,禁止高利放貸,界定夫妻共同債務……民法問題本質上就是民生問題,民法典草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民法典草案既對現行民事法律進行系統整合,又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作出修改完善,發揮了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將有力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代表說。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民法典草案編纂過程中,先后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在民法典草案編纂過程中,立法機關嚴格遵循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則,廣泛聽取和尊重各方面的意見,讓草案最大范圍凝聚共識、取得‘最大公約數’。”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代表說。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史小紅委員長期從事司法工作,近年來,“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等典型案件的辦理讓她深刻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的重要意義。“立法工作機構征求政協委員意見時,我多次提出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具體建議。如今,民法典草案中有了保障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的規定,回應了社會關切。”

“立法工作機構多次征求律師界對民法典草案的意見建議。許多律師發揮實踐優勢、專業優勢提出修改建議,助力完善民法典草案。” 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代表說,等民法典草案通過后,將繼續發揮律師隊伍資源作用,宣傳和普及民法典,同時,強化律師隊伍培訓,提升律師隊伍執業能力,確保民法典各項規定落地生根。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27日 14 版)

(責編:關飛、郭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