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兩岸,風吹麥浪,處處一派豐收景象。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和布谷鳥高亢的歌聲,我省4300萬畝小麥自南向北,陸續開鐮收割。
在亳州市趙橋鄉,5月24日一早,亳州焦魁農機合作社的收割機就忙碌起來。銀白色的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在金黃色的麥田裡,一會一片麥子就收割完畢。地頭四輪車早就候著。收割機伸出卸糧筒,黃澄澄的麥子嘩嘩地卸到車廂裡。“預計這兩天大規模搶收就要全面展開。”合作社負責人焦魁說。同樣,在颍上縣王崗鎮唐垛湖、利辛縣、壽縣張李鄉等地,也是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
冬小麥是夏糧的主體,也是一年糧食生產的開局。我省是全國冬小麥的主產區,產量常年居全國第三位。今年小麥長勢理想,預計單產與去年相比持平或略增,有望實現“十七連豐”。5月下旬以來,安慶、銅陵等南方地區小麥率先開鐮,亳州、阜陽、宿州等地陸續有田塊開始收割。預計未來幾天,我省皖北小麥主產區將全面開鐮,小麥搶收進入高峰。整個收獲高峰期將持續到6月上旬。
為確保小麥由“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到手”,全省計劃投入聯合收割機20萬台,如不出現重大異常天氣,現有聯合收割機完全可以滿足搶收需要,10天左右完成主產區的搶收任務,機收率預計穩定在98.5%以上。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利天氣,我省已制定了《安徽省小麥搶收應急預案》,成立小麥搶收指揮部及辦公室,建立紅橙黃三級響應機制,明確相應措施,落實應急保障舉措。同時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制定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情況下小麥搶收能力。依托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計劃組建370個應急機收作業隊,應急時由農業農村部門統一調度,確保關鍵時刻機械“調得出、用得好”。(記者 史力)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