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余歡水》豆瓣評分8.5 12集短劇會成新趨勢嗎?

2020年04月13日09: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我是余歡水》豆瓣評分8.5 12集短劇會成新趨勢嗎?

  “余歡水,好慘一男的。”近日,正午陽光新作、由郭京飛、苗苗主演的《我是余歡水》開播,播出六集,觀眾們就打出了8.5的豆瓣高分。

  劇中,郭京飛飾演的余歡水被評為“史上最慘男主角”:“又好笑又心疼,又憋屈又無奈。”“人人皆笑余歡水,人人皆是余歡水。”不少人一口氣看完6集才發現,《我是余歡水》全劇隻有12集,在動輒七八十集的超長國產劇隊伍裡,它會掀起短劇熱嗎?

  12集,夠講完一個故事嗎?

  《我是余歡水》剛播前3集,男主角余歡水就集齊了“悲情三大寶”:車禍、癌症、治不好。

  人到中年,總要面對來自事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但又慫又愛滿嘴跑火車的余歡水,真正演繹了什麼叫做“被所有人都嫌棄”:

  作為公司銷售員,他的業績被徒弟甩出去一大截,還總因為遲到被領導扣工資﹔開豪車的好友欠他13萬,卻一直謊稱在非洲回不來﹔小舅子對他冷嘲熱諷,老婆也要和他鬧離婚。

  在單位挨領導罵、回家被老婆罵、找鄰居理論還遭鄰居罵,剛站在路邊痛哭兩聲,又被父親的要錢電話噎了回去,狠狠心買瓶茅台借酒消愁吧,結果買到假酒進了醫院,接著被查出胰腺癌晚期……

  不過,余歡水的“慘”沒超過三集。平日裡懦弱的他,反被癌症逼出了一股破罐子破摔的勇氣:跑去裝修擾民的鄰居家裡哐哐一頓砸,和好友撕破臉要回了錢,抓住了涉嫌貪污的領導把柄,偶然見義勇為幫助警方抓住了逃犯,還被電視台夸成了大英雄。

  就在大家以為他終於翻身變成爽劇男主角時,反轉又來了——得癌症只是個烏龍。

  短短6集,余歡水已經經歷了跌落谷底、捧上神壇、又要一切清零的“過山車”式人生,中間還穿插著與上司斗智斗勇、酒吧發傳單被打的荒誕喜劇故事。但觀眾們並沒有覺得節奏混亂,反而跟著郭京飛的一哭一笑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期待著接下來的新反轉。

  微博上,除了心疼余歡水的“好慘”,觀眾們還對12集的集數發表了看法:有人覺得12集太短不過癮﹔有人表示12集正好,正適合自己這種沒啥耐心的人看﹔也有人說國產劇12集也能拍出好劇,狠狠打了注水劇的臉。

  短劇數量為何變多?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最近播出的幾部電視劇,似乎都不再那麼長了。

  《我是余歡水》隻有12集,同時熱播的《龍嶺迷窟》18集,《不完美的她》22集,今年年初,收視和口碑都表現不錯的網劇《唐人街探案》也是12集。

  近年來,一些電視劇動輒50集、70集、80集,雖然有些劇情不錯,但難免會出現冗長拖沓的現象,觀眾們紛紛吐槽劇情注水,1.5倍速、2倍速追劇也變得常見。

  今年2月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到電視劇網絡劇拍攝制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

  一方面是政策提倡和觀眾呼聲,另一方面,短視頻和自媒體小短劇的火爆,也在鼓勵影視行業做出改變。某公司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曾表示:技術的變革正在顛覆年輕人的觀劇習慣,年輕人的時間比較碎片化,12集、8集等短劇在未來會有很好的空間。

  而原先期望長劇集來吸引觀眾的紅利也在減少,2018年,某視頻網站大數據顯示長劇的拉新率明顯低於短劇,第一季度45集以上長劇的最后一集拉新率僅為6%,但24集以下短劇的最后一集拉新率達到了20%。

  各大視頻平台紛紛布局短劇賽道。2018年,某視頻網站在“奇懸疑劇場”上線多部短劇,每部隻有12集,單集45分鐘到60分鐘,后來還推出了主打豎屏短劇的“豎屏控劇場”。另外一家視頻網站發布“火鍋劇”的激勵計劃,鼓勵創作者打造多元化的優質短劇。今年2月,優酷發表《優酷短劇合作白皮書》,面向公司、機構和個人全面開放短劇內容合作。

  影視制作公司也開始在短劇領域發力。進軍較早的五元文化已經拍出《白色月光》等多部短劇等待播出,陳思誠團隊為拓展IP推出網劇版《唐人街探案》,最近開播的《我是余歡水》,就是正午陽光在網絡短劇領域的嘗試。

  短劇可能會面對哪些挑戰?

  十幾集短劇的體量,承載什麼樣的內容最合適?目前來看,國內短劇的類型多集中在節奏快、緊張感強的懸疑涉案題材,都市題材的《我是余歡水》從類型上實現了突破。

  據了解,今后將播出的《沉默的真相》《非常目擊》《在劫難逃》《白色月光》《回廊亭》《雙探》《摩天大樓》都主打懸疑類型。同一題材下要出圈,就需要更優質的內容來支撐。

  短劇的集數比長劇短了很多,但並不意味著創作難度也跟著降低了。要在有限的篇幅裡要迅速展開劇情、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反而更考驗劇本的扎實程度。《我是余歡水》前6集獲贊的同時,也被觀眾指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極品父母”的審美疲勞、女性角色的略顯扁平化等等。

  短劇的精品化與“電影質感”,背后往往需要高成本的投入。陳思誠曾在採訪中透露,網劇《唐人街探案》的單集制作成本超過一千萬元,購片成本就是制片成本。此外,段奕宏、廖凡、王千源、宋佳、喻恩泰、白宇、鹿晗、楊穎等實力派和人氣演員的加盟,也讓許多待播短劇在開播前就受到很高的期待。

  除了拍攝制作,短劇也給宣發營銷帶來了挑戰。過去一部長劇集播完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但到《我是余歡水》時,觀眾剛開始追起來,三周就要大結局了,留給熱點話題的發酵時間變短,如何能在短時間內抓住最多觀眾,也是短劇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被注水劇、懸空劇折磨很久以后,短小精悍的《我是余歡水》讓人們看到了驚喜,也給網絡短劇市場做了一個不錯的示范,劇情扎實、演技在線,總會有觀眾願意買單。(完)

(責編:馬玲玲、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