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區都管住了、管好了,整個城市才能防得住、控得好。
在合肥市出台對全市住宅小區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措施后,包河區在前期對289個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按照網格化管理的要求,分類施策,將全區756個居民區劃分為商業開發小區、回遷安置小區、企事業單位自管小區、其他老舊小區、城中村(自然村)等五類,明確小區疫情防控要做到“九個到位”即宣傳引導到位、全員發動到位、出入管控到位、消毒殺菌到位、垃圾處理到位、包保責任到位、出租房管理到位、商業管理到位、關愛服務到位,盡最大力度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記者日前分路探訪了包河區多個小區,實地了解“小區封閉式管理”實施的情況。
商業開發小區:四証齊發,外來人員限制入內
居民在城中村出入口等記出入証件。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全市商業開發小區最集中的城區,做好商業開發小區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在前期封閉式管理的基礎上,包河區此次又對全區所有的商業開發小區實行更加嚴格的封閉式管理措施,對所有居民全面實施憑有效証件出入,居民進出憑《工作出入証明》、《工作期間出入証》、《家庭物資採購出入証》及《小區車輛臨時出入通行証》。
通過“四証齊發”對人員、車輛進出進行嚴格管控,《家庭物資採購出入証》每戶每周發放3張,一次進出門崗回收一張,保障居民採購日常生活用品﹔上班族則需要憑單位蓋章的出入証明,物業發的工作期間出入証以及小區車輛臨時出入通行証,居民進出一律需登記並測量體溫,對於外來人員和車輛一律限制進入小區。
“您好,小區現在已經實行封閉式管理,請出示你的相關証件……”
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在合進出居民測量體溫。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方興社區高速時代城小區一期,記者看到,小區目前隻保留了一個出入口,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正在對進出居民檢查相關証件和測量體溫,一位前來送餐的快遞小哥也按照物業要求,將快餐放在物業處,讓業主自己下來取餐。
“居民憑有效証件出入,最大限度減少了小區人員流動,降低了交叉感染的次數。”方興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對於小區內老人、孕婦、行動不便特殊人士和居家隔離家庭等群體,社區小區工作人員提前進行了詳細摸排,制定保姆式包保服務機制,為他們開展“送菜上門”“代購口罩”等暖心服務,保障群眾日常生活需求,並加大居民區出入口、電梯、公共廁所等公共區域的消毒殺菌頻次和力度。
“雖然每天出入有點麻煩,但是我們都很支持和理解,這樣嚴格的管理,我們安全感大大提升。”小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
城中村:黨員志願者齊上陣把好疫情防控“入口關”
城中村因為居住人員混雜,加上出入口眾多,成為疫情防控中的難點。
濱湖康園社區志願者在為進入小區居民登記和測量體溫。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您好,您的車暫未登記,不是小區內部的車,不能進入小區。”2月7日下午,在桐城南路上的衛崗社區吳夾衖城中村出入口,社區志願者吳應倫正在勸返外來車輛。
“城中村小區出入口多,光靠社區人手緊張,疫情面前,我們都應該出一份力。”吳應倫說。衛崗社區於2003年10月由“村改居”,常住人口約30000余人,轄區內城中村較多,租戶、外來流動人口、社區出入口多,管理是個棘手的問題。
出口多,也得“死守”住。據悉,衛崗社區下轄7個居民組,共有45個出入口。截至目前,為了實現封閉式管理,衛崗社區根據實際需要目前已封閉33個出入口,保留12個出入口。其中吳夾衖城中村涉及3個居民組,共有出入口12個,現已封閉9個出入口,保留3個出入口,全部安排人員值守。
而這麼多出口能管的過來,除了社區多名工作人員24小時的日夜付出,還有小區內90余名黨員群眾志願者的鼎力支持。“當我們人手不足,向社區發布志願者招募令的時候,真沒想到能有這麼多人能響應。”衛崗社居委副主任陳文麗說。居民們響應“我的家園我守護”號召,分成白班、夜班兩組和社區工作者對社區7個城中村和“三無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傳單、巡查衛生死角、上門服務群眾,充滿正能的“紅馬甲”無處不在。
此外,衛崗社區還成立了由兩名社區工作人員加一名黨員組成的“映山紅2+1”志願服務宣傳隊,分為4個小分隊走街串巷向居民不間斷巡邏宣傳。他們憑借著自己的“大嗓門”和“接地氣”,把疫情防控通知、一封信挨家挨戶送到居民手中,入戶入心地讓居民及時知曉有關情況。
回遷安置小區:“大喇叭”+“流動宣傳車” 勸導居民不出門
社區工作者在收取居民家庭物資採購出入証。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還沒走到濱湖欣園門口,遠遠的就聽到了大喇叭在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入口門崗處,進入小區的居民都主動停下登記信息和體溫測量。濱湖欣園是包河區一座典型的農村居民回遷安置小區,共有5000多戶,12000人,老年人尤多。正值元宵節,小區內一反往日居民“走家串戶”的熱鬧景象,廣場上空無一人。
“保持室內清潔和空氣流通,合理膳食,規律作息,提高免疫力。”見到欣園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趙龍時,他正開著巡邏車在小區內流動播放防疫知識。連日來,濱湖欣園小區通過“喇叭響起來”“顯示屏亮起來”“宣傳台擺起來”“橫幅挂起來”“公告貼起來”,全方位開展立體化“防疫宣傳網”。
與此同時,針對小區內老年群體喜歡聚集這一情況,欣園社居委還成立了一支由社區工作人員和網格員、樓棟長、居民骨干等“自治力量”組成的“勸散志願小分隊”。“最近有居民走親訪友的,我們都勸返了,有子女送藥送菜給父母的,我們都在門口拍照由物業核實后前來領取,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我們就把東西送到家。”濱湖欣園小區工作人員孫永泉介紹。小分隊的“苦口婆心”換來了居民的鼎力支持,小區內雖有些許冷清,但卻多了“十分”安全。
老舊小區:街道社區“兜底式”管理 打造防疫“閉環”
物業為進入小區的車量上的人員測量體溫。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硬件基礎薄弱,物業力量缺失或單薄,讓各類老舊小區容易成為防疫工作的“薄弱鏈”。
緊鄰桐城路菜市場和香港街的青年一村是一座建成於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老舊小區,住戶大多為省三建、皖投集團的退休職工及菜市場經營戶,總戶數約1300余戶,近4000人。為徹底切斷疫情傳播渠道,目前該小區已封閉3個出入通道,南一環上的出入口成為居民基礎的唯一通道。
蕪湖路街道是包河區較為典型的老城區街道,轄區共有120余個住宅小區,其中企事業單位自管小區、各類老舊小區50余個。針對這些物業力量薄弱的小區,街道採取“減少出入口、就近整合、分片管理、志願者值守”等方式由社區兜底,實行層層包保負責。
目前由包河區直機關組成的百余名黨員先鋒隊和街居全部力量均下沉至各個居民小區點位,承擔起企事業單位自管小區等物業力量薄弱小區的車輛人員出入登記管理,居民體溫動態監測和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當好宣傳員、守門員、戰斗員“三大員”,筑牢了疫情防控組織防線。
連日來,包河區住建局城改辦工作人員程俊軍一直定崗在該點位,成為該小區的防疫“守門員”,進出人員測量體溫,往來車輛逐一登記管理,快遞止步於門崗前。“目前小區已正式實行‘憑証通行’,一戶家庭兩天內僅限一人外出採購生活物資。”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小區“封”起來,關懷卻要“動”起來。針對老舊小區弱勢群體較多的現象,蕪湖路街道城南社居委還成立了幫扶小分隊,為小區內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和低保老人“代購”,給他們送去生活物資和防疫品。(楊賽君 李多慶 杜靜 劉環環)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