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廬陽區“硬核”管理公租房、商業樓宇、老舊小區

2020年02月06日11:43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公租房、商業樓宇、城中村、老舊小區等特殊地方人員流動多,管理難度大,從合肥廬陽區獲悉,該區多舉措硬核管理,從源頭把控。

公租房領証出入小區

“如何保証小區出入人員均為本小區人員?”2月6日上午,從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菱湖社區了解到,其轄區公租房瀟然居小區在實行小區封閉管理的基礎上,實行憑“証”出入的辦法,從源頭把控,杜絕外來人員進入。

“出入証管理制度將嚴格執行‘一人一証’、實名登記制,憑証出入。2月5日,我們連夜制作出入証1萬張。”菱湖社區黨委書記鄭國民介紹,瀟然居小區是廬陽區公租房小區,共有10棟,2356戶居民居住,人員主要是困難家庭、新進就業無房職工和外來務工人員居住,人員構成復雜,發放出入証的主要目的還是有利於摸清轄區居民的居住情況,也利於摸排是不是從武漢回來的返鄉人員,另外也是控制人員盡量減少外出。”根據安排,家庭人數3人以內的每天發放1張出入証,3人以上的發放2張,一天一領取,一天一有效,人員測量體溫無異后,方可出入就近採購生活必需品。

商業樓宇實行“通行証”准入制度

“首座和A座終於貼完了,接下來還有B座和C座兩個。”2月6日,合肥事廬陽區亳州路街道樓宇辦的蔣祥生忙碌了一上午,在貼完200份宣傳資料后,他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棟樓宇。據悉,對商業樓宇內確實有需要復工的企業,亳州路街道樓宇辦聯合物業對企業人員實行“通行証”管理措施,憑証入樓,無証勸回,每個企業最多配發5個通行証。

當前,由於企業基本處於放假期間,易於各項疫情防控措施開展。但隨著節后可能存在返城人員劇增的風險,基層疫情防控任務日益繁重。為了規避企業復工可能帶來的大面積人員流動,加強疫情防控效果,亳州路街道樓宇辦未雨綢繆,在北一環財富廣場各座樓宇電梯口,沿街開門商鋪內張貼通告、一封信、延遲上班文件等宣傳資料近400份,同時對五座樓宇進行走訪摸排,2月5日就有3家全員上班企業被勸返。

老舊小區設立登記點關卡

三孝口街道龔灣社區光明新村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城區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公司,小區道路四通八達,周邊有多個出入口。為了進行小區的封閉式管理,避免外來人員帶入病毒,經黨支部組織黨員、居民們商議后,利用桌子、櫃子、自行車等將小區的部分窄道口封閉,並在主要出入口設立登記點關卡,由黨員志願者們守在門口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

同時,三孝口街道動員小區樓棟長與社區網格員相互配合,進行地毯式走訪摸排,查找並確定小區內部的外地返廬人員數量,之后配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他們的居家隔離的日常保障工作。另外,還組織了一支居民志願者巡邏隊,帶著小喇叭在小區裡進行“流動廣播”,宣傳防疫相關知識,勸說居民做好居家和外出的防護措施。

大楊鎮龍王片區18個出入口臨時封閉

為有效防控疫情,2月5日,大楊鎮對該鎮水庫移民區---龍王以及新大郢片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龍王及新大郢片區位於四裡河路與北二環路交口西北角,轄區常住居民3000多戶,居民主要來自龍王社區、高橋社區、照山社區、夾塘余老庄和五裡拐新大郢,該片區內道路縱橫交錯,與北二環、四裡河路、電廠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相通,約有30余個出入口,加上該片區流動人口密集,疫情防控管理難度非常大。

此次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北二環路、四裡河路、電廠路臨時封閉了18個出入口,同時保留了5個“安全通道”,方便居民生活出行。5個“安全通道”均設立檢測登記點,對片區內居民需登記測量體溫后進入,非片區居民禁止進入。防疫期間,再次建議市民盡量不要外出,全民攜手共同戰勝這場疫情。(楊賽君 趙明 陳晨 汪茜茜 葛傳紅) 

(責編:馬玲玲、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