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德迎亮看一看扇骨,手一捋,依次推開﹔拿起刷子,估量一下,蘸著膠水往扇骨上刷起來。雪白扇面緊貼著扇骨,發出輕快的聲音,靈巧的雙手在竹與紙間穿梭,動作絲毫不拖泥帶水。
竹深樹密虫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竹,自古被譽為君子。在王明德看來,“它沒被做成筷子和籃子,而是在我手中變成了有靈氣的竹扇。”
一把竹扇,看上去簡單,做起來卻很麻煩。“傳統的竹扇制作有67道工序。”71歲的王明德一邊拿刮刀打磨扇骨,一邊介紹。
在王明德看來,選料是最重要的環節。“我們一般要用生長周期在6至8年間的竹子,竹節少,形體直,才算標准。”而這竹子,鋸斷竹根后,就不能落地了,要靠人力一根一節從高上山背下來。究其原因,不過是竹子落地會碰壞竹青,這樣做出的扇骨或有黑斑,不符合要求。選好料后,通過蒸煮、晒干使竹骨定型,再將之打磨成扇骨,並賦予扇面色彩,二者組合,就是一把精巧的竹扇。
作為竹扇的省級非遺傳承人,王明德的竹扇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我雖然喜歡做扇子,但一開始並沒有用這個來謀生,而是當作一種愛好。”直到1989年,他才把這門手藝撿起來,開起了竹扇廠。
建廠之初,王明德就接到了日本一筆大單:生產七八萬白竹片,用作日本馬路上的護欄和家裡的裝修材料。當王明德趕工一個多月完成了客戶需要的貨物時,對方卻反悔了。“他們說我的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我當時把全部家當都投進去了,結果賣不出去。”
王明德最終找到了另一家日本公司,承諾對方半個月內做好一萬片未加工的扇骨,免費打樣供對方參考,若是滿意,就簽合同。萬片扇骨,數萬斤毛竹,零星幾個工人,在高溫的竹扇廠中熬了半個月,王明德終於將成品打磨完成,並得到了對方認可。“當時我們幾乎沒怎麼閉眼,甚至還自造了設備。”王明德指著廠中打磨拋光扇骨的機器說,“那會兒就是木頭做的設備,很簡陋,卻陪著我們度過了最難的歲月。”
如今,26歲的王亞凌也傳承了爺爺的手藝,成為新的省級非遺傳承人。自2019年3月起,她每周都會去東亭小學兩次,給感興趣的孩子們介紹竹扇知識,並手把手教他們制作竹扇(見圖)。“其實爺爺也想來,但他畢竟年紀大了,所以就由我負責。”
細雨如絲,從屋檐上滴落。身著旗袍的王亞凌細心地教5年級的陳思涵搭面:“左手握緊,右手均勻展開,就這樣,慢慢來……”
做了一輩子竹扇的王明德也沒停下來。他又在家裡搗鼓挂扇了。他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拿起了刮刀,和手中青色的毛竹映襯著,似已融為一體。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8日 06 版)
黨建紅丨安徽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辦好群眾“小事”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噪音,經調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沒有休閑活動場所,經協調后讓老有所樂成為常態……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黨建引領,也是馬鞍山市當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最生動基層實踐。 …【詳細】
合肥:三類人員可免費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參加合肥市公共職業訓練基地2021年免費就業技能培訓。 合肥市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的4家公共職業訓練基地分別是安徽合肥技師學院(新站…【詳細】
油價年內第九漲 加滿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申佳平)今日(28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今年第九次上漲。國家發改委官網顯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准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