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議】如何更好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2020年01月13日18:16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1月13日合肥電 (楊賽君)每個人都會變老,如何讓老年人快樂幸福地安享晚年,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這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今年的安徽省兩會上,一些省人大代表將目光關注到養老話題。

安徽省人大代表朱紅英:

盡快完善老年醫療康復護理醫保政策

打通與長三角城市養老產業對接

朱紅英長期在基層社區工作,今年她把目光聚焦在了老年人健康需求方面。她建議,安徽盡快完善醫養結合醫療保障支付體系,完善老年醫療康復護理醫保政策,並在此基礎上打通與長三角城市養老產業對接,積累並形成安徽省養老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目前,老年人醫療康復護理仍過多依靠綜合醫院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觀。” 朱紅英調研發現,由於綜合醫院自身服務供給壓力很大,導致老年患者看病難、住院難,加之綜合醫院分科精細,仍會導致住院老年患者“看病貴”。

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究其原因,朱紅英分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設備等決定了無法滿足重病、殘疾、失能失智老年患者的醫療保障,更無法提供長期的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服務,而社會舉辦的老年康復護理機構發展不充分,供給矛盾突出。此外,醫保支付杠杆和撬動作用的發揮沒有形成正向合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產業動能不足。

“老年康復醫院、護理院作為連接綜合醫院與社區醫療服務的中間機構,可以彌補綜合醫院功能欠缺,形成急慢分治、功能互補、緊密合作的老年醫療服務格局,緩解老年患者看病難。”為此,朱紅英建議,安徽省在醫保支付上降低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定點醫療機構確認門檻,將所有合法合規舉辦的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機構范圍。按照醫保政策規定的病種范圍和醫療護理依賴程度分類結算,強化事后監管。

同時,她建議省級相關部門以年度為單位,對全省老年慢性病醫保費用進行核算,測算同等條件下老年患者入住綜合醫院與護理院的醫保支付水平,以“低於同等級綜合醫院,高於養老醫養結合護理院”為參照,設計更合理的醫保支付體系,使老年患者願意住並且能夠住得起。

養老服務尤其是老年康復護理離不開醫保的持續支持。國內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醫養結合醫保支付和長期護理險試點改革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經驗。

朱紅英呼吁,安徽作為全國醫改試點省,合肥市作為經濟龍頭和省會城市,應該積極借鑒外地經驗,促進老年康復護理院可持續發展,以老年人基本養老公共服務民生工程和三醫聯動為考量,積極探索新的養老醫保支付模式。

安徽省人大代表謝瓊:

建立城鄉特困失能老人長期護理補助制度

貧困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是老人中的特殊群體,安徽省人大代表謝瓊長期從事老年護理工作,她給記者帶來一組數據,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65周歲及以上人口820.2萬人,佔12.97%﹔失能半失能老人約40萬人,佔老年人口的3.5%。在黨和政府惠民政策支持下,安徽省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本吸納了自理型老人的養老需求,但失能老人醫養照護的專業要求高、責任大,居家社區服務難以承擔,已經成為一個很現實的社會問題,迫切需求社會提供具有針對性、專業性、醫養結合的長期護理服務。

目前,部分城鄉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農村家庭、空巢家庭沒有能力負擔失能老人的家庭養老,機構專業護理的收費一般又高於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大部分城鄉家庭都無力支付,造成“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會窘態。

維護特困失能老人的生活質量和體面尊嚴,謝瓊建議,要建立政府主導保基本的城鄉特困失能老人長期護理補助制度,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醫養需求。

“政府牽頭,以財政福利資金、民政福彩基金調劑劃撥為主,社會各界捐助為輔,籌建長期護理補助基金,專項用於城鄉特困失能老人長期護理費用補助支出。”謝瓊建議,政府可以制定長期護理失能鑒定評估機制,以失能程度、經濟狀況、疾病情況等綜合鑒定評估結果,確定是否納入補助范圍,並做好鑒定評估數據的積累和利用,結合鑒定評估情況,分級分類給付補助,促進資金合理支出及效用最大化。

此外,謝瓊還建議,鼓勵養老機構參與長期護理事業,創新照護服務,加強人員培訓,提高福利待遇,打造專業化、職業化長期護理隊伍,並將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

(責編:徐文兵、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