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愛華:弘揚好淮河文化的當代價值

虞愛華

2020年01月02日07:35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02日 06版)

  安徽省淮北市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一個因採煤塌陷形成的濕地,經過長期治理修復,生態環境煥然一新,吸引大量候鳥遷徙棲息。周方玲攝/光明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淮河北鄰黃河、南接長江,自古便是風雲際會處、人才輩出地、文化大熔爐。淮河文化因創造中華文化大融合、大發展的高峰而光彩奪目,也因譜寫戰天斗地的治淮史詩而催人奮進。今天,我們開展淮河文化的研究,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淮河文化的當代價值發掘和提煉好、宣傳和運用好,讓淮河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活力、發揮獨特作用。

  1.民為邦本的民本文化

  民本文化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組成和精髓所在。從皋陶“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到管仲“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再到老子“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都強調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一個政權的前途和命運。《淮南子》進一步提出“民者,國之本也”的民本思想,並從“安民”“利民”“富民”三個層面展開系統論述。出身於淮河流域的政治家曹操、朱元璋把民本文化運用到國家治理之中,主張愛惜民力、使民以時、節用裕民。可以說,淮河流域孕育的民本文化穿越時空,閃耀著人文光輝,對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弘揚民為邦本的民本文化,就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強大合力。特別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圍繞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做決策,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全面小康體現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

  2.不屈不撓的奮斗文化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淮河流域曾經是富足的魚米之鄉,但是也長期為災害所困。其“兩頭高,中間低”的獨特地形,暴雨集中、歷時長、強度大的氣候特點,使淮河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之一,一度被老百姓稱為“壞河”,鳳陽花鼓裡“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唱詞,即是淮河災害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成立后,黨帶領淮河兩岸人民展開了不屈不撓、如火如荼的治淮斗爭,推動了從“約束洪水”“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人水和諧”的轉變,實現淮河安瀾、人民安居樂業。在戰勝災難、治理淮河的過程中,鍛造出淮河人民面對激流而奮發有為、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精氣神。

  弘揚不屈不撓的奮斗文化,就是要深刻認識困難與成績總是相伴相隨的,困難越大,戰勝困難以后取得的成績就越大,意義也越大,影響也越大。面對風險挑戰,我們要堅定自信、堅守底線,堅決馴服“灰犀牛”,全面防范“黑天鵝”,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在愈進愈難、愈進愈險中愈挫愈奮、愈戰愈勇,闖出發展新路,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3.兼收並蓄的開放文化

  淮河流域既是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又是開放包容的文化大熔爐。早在先秦時期,淮河流域就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學術縱橫、群星璀璨的高峰,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和長江中下游的各類文化於此交流交鋒交融,汝颍奇士、譙沛俊彥、鄒魯儒士、臨渙文章、渦淮道家各展其長,管、老、孔、墨、庄、孟的思想光照千古,構筑了中華的“文化中原”,推動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景。歷史充分証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讓開放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弘揚兼收並蓄的開放文化,就是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繼續保持海納百川的胸襟,善於學習借鑒、博採眾長,持續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以此引領創新、倒逼改革、催生動能、促進合作,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敢為人先的改革文化

  被譽為“華夏第一相”的管仲,先於商鞅300多年啟動行政、經濟、軍事等系統變革,使得齊國綜合實力迅猛提升,一躍成為春秋強國。管仲變法極大地推動了思想解放,其“治國常富,而亂國必貧”“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等理念對后世影響深遠,使得敢於改革、勇於創新成為淮河文化的重要特質。“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俗”,《淮南子》闡述的改革理念,正是淮河人民改革精神的一貫體現。特別是41年前,淮河之濱的鳳陽小崗村,以“大包干”的創舉沖破思想桎梏,喚醒沉睡已久的大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開創了波瀾壯闊的改革先河。

  弘揚敢為人先的改革文化,就是要勇於突破傳統的主觀偏見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於“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前進道路從來不是一片坦途,我們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越是面對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大考驗,越是要敢於戰風險、涉險灘、動奶酪、打硬仗,不移擔當之志、不懼刀刃之痛、不停改革之步、不舍尺寸之功、不容虛晃之人,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

  5.公平正義的法治文化

  淮河流域的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主張為政以德、治世以法、禮法相依、德主刑輔,積澱了豐富的法治思想。歷史上,皋陶首開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先河,強調“惟刑之恤”“臨下以簡,御眾以寬”,倡導嚴以用權、公平公正、刑罪相當,為實施德政提供有力保障。在淮河文化的有關著述中,法治思想屢見不鮮,為今天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有益借鑒。

  弘揚公平正義的法治文化,就是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及時總結、提煉、推廣基層創造出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並將成熟的經驗和做法上升為制度、轉化為法律,進一步推動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堅持以法律為准繩、以道德為基石,強化他律和自律結合、道德教化和法治手段兼施,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讓道德和法治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6.顧全大局的奉獻文化

  從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開始,泱泱淮水一直生動講述著淮河兒女“顧大局、保大家”的奉獻精神。以安徽為例,新中國成立以來,“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一閘千鈞,多次分洪保障淮河中下游安全,鍛造了感人肺腑、令人景仰的王家壩精神。為攔蓄大別山區洪水,興修佛子嶺、梅山、磨子潭、響洪甸、龍河口五大水庫,以此為主水源,建成灌溉1000萬畝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區,幾十萬群眾拋家舍業、遷徙他鄉,為淮河治理作出了巨大犧牲。

  弘揚顧全大局的奉獻文化,就是著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此作為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敢於擔當作為、勇於奉獻犧牲,不搞“急就章”“一刀切”,做到服從服務於發展大局不錯位、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缺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堅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動,克服單打一思想,防止畸輕畸重、顧此失彼,切實擰成一股繩、下好一盤棋,形成同心扎實苦干、合力攻堅克難的生動局面,為中原經濟的發展,為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不懈奮斗。

  (作者:虞愛華,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本文系作者在首屆淮河文化論壇上的講話摘要)

(責編:徐文兵、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