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4月下旬以来,沿淮淮北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八成——

持续高温少雨,何时“退烧解渴”?

2024年06月15日08:52 | 来源:安徽日报
小字号

  6月14日16时,256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实测数据显示,安徽太和以40℃的高温,位列全国高温第五。有网友调侃“高温榜上,河北、山东今天‘退赛’了,河南坚挺,安徽又接力上了”。

  近期,北方多地炙烤模式持续,局部地区遭遇40℃以上罕见高温。6月8日10时,安徽省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6月11日10时,确认高温黄色预警。6月14日9时,安徽省气象台变更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天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六安最高温度达到37℃~39℃,局部超过40℃;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等地最高温度达到35℃~37℃。

  除了高温预警之外,6月13日16时,安徽省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记者从省气候中心获悉,4月下旬以来(4月21日至6月12日,下同),沿淮淮北平均气温23.0℃,较常年同期(21.5℃)偏高1.5℃,与2020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同期(以下简称“历史同期”)最高。沿淮淮北平均高温日数4.3天,较常年同期(2.0天)偏多2.3天。5月17日至18日、24日至25日、31日,6月3日、9日至12日出现高温天气,高温初日(5月17日)较常年(5月26日)提前9天,6月12日高温覆盖沿淮淮北所有县(市、区),最高亳州、涡阳均为38.9℃(12日)。

  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据悉,4月下旬以来,沿淮淮北平均降水量23毫米,较常年同期(133毫米)异常偏少八成,为历史同期最少。淮河以北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最少萧县仅0.3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淮河以北降水量异常偏少八成以上,其中萧县、淮北、濉溪、涡阳、宿州、亳州等地偏少八成以上。沿淮淮北有19个县(市、区)为历史同期最少。

  受气温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影响,4月下旬以来安徽气象干旱发生发展,5月25日范围最大,长江以北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其中淮河以北及沿淮西部达重旱,阜阳及宿州北部局地特旱。受5月26日至27日降水影响,江淮之间大部气象干旱解除,沿淮淮北气象干旱有所缓解。其后淮河以北基本无降水,气象干旱进一步发展,6月12日监测显示:沿淮淮北达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的部分地区特旱。

  这轮高温还要持续多久?

  安徽省气象台预计,14日至18日淮北地区最高气温36℃~39℃,局部可达40℃,江淮之间北部最高气温35℃~38℃,其中14日至16日高温范围进一步扩大,淮北地区高温强度有所增强。19日高温范围缩小至淮北地区,最高气温35℃~37℃。20日全省无高温天气,最高气温降至32℃以下。

  同时,降水正在路上。预计14日淮北部分地区、15日江淮之间部分地区、16日江北西部有时有雷阵雨,并可能伴有雷电、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8日前江南多阵雨或雷雨。18日夜里起全省有一次强降水过程:19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0日江淮之间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

  气象专家提醒,要注意防范中考期间雷电和局地大风等对流性天气影响;关注我省持续高温天气,户外活动与作业需注意防暑降温;关注沿淮淮北旱情发展趋势以及对夏种的影响。

  同时,公众可尽量避免在温度最高时段出门,如必须出门,应采取防晒措施,如穿防晒服、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尽量避免太阳直射;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运动,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要清淡,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如绿豆汤、西瓜等。何 珂何 珂

(责编:金蕾欣、关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