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太湖县弥陀镇:强谋划重实效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安庆市太湖县弥陀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大美弥陀焕发新活力,乡村振兴绘就新画卷。
高速路让群众搭上致富快车道
太蕲高速是安徽省太湖县至湖北省蕲春县的一条省际高速公路,途经弥陀镇。太蕲高速公路对太湖、蕲春两县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提升了各自的交通格局,有效融入经济圈,更有利于推进鄂皖两地老区、山区产业经济发展,激发大别山区发展活力和动力,而且还可借助便利的主干交通条件,开发大别山区物产和旅游等资源的经济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对弥陀人民来说,这就是一条期盼已久的致富路。
2021年6月8日,太湖首次房屋拆迁集中签约仪式在弥陀镇界岭村举行,吹响了全面开工的号角。“太蕲高速的修建是我们山里几代人的期盼,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拆迁户,我们也希望这条路早日修通,造福子孙后代。”在弥陀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镇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下,高速建设进度喜人。
太蕲高速弥陀段全长7.299公里,同步设有高速互通和匝道收费站1处。目前,高速所涉3个村红线内754棺迁坟工作已全部完成;已签房屋拆迁协议76户,完成率98.7%;完成其他附属设施签约40户,完成率100%;全部完成6个安置区61.52亩土地征用协议签订,安置点报批、立项、地质勘查、设计规划、评审已完成,其中两个安置点已招标开工建设,太蕲高速相关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镇党委书记王西平介绍,太蕲高速弥陀出口建成后,弥陀将拥有最具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资源优势,依托运输资源在一小时内可抵达安徽安庆、湖北黄冈等大范围大别山区,大别山农产品仓储物流交易中心最大程度发挥弥陀商贸物流中心镇辐射作用,将“一小时交通圈”转化为“一小时商圈”,加快商品流通效率,提升商业经济发展。结合交通优势,统筹建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将弥陀打造成“大别山区边贸重镇”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示范点”。
在此基础上,弥陀镇同步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程。2022年,弥陀生条、豆粑已被国家商标局核准为地理标志性产品;碉情食品传统手工艺制作已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单,正积极申报省级非遗;弥陀镇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及弥陀生条、豆粑标准化加工厂正在顺利推进中。届时,弥陀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销售生命线将进一步拓展延伸,品牌效应将与文化效应相结合,发挥出“1+1大于1”的功效,打响弥陀品牌名号,将弥陀商标推向全县,让弥陀品牌成为太湖招牌。
2023年,弥陀镇还将进行集镇区S246省道改线、弥陀至百里公路改建、弥陀至天华道路改造升级等工程,做好高速出口“名片式”美化工程,建设太湖山区旅游周转站,盘活山区乡镇旅游资源,将太湖北部乡村休闲片区和中部生态度假片区相结合,以花亭湖景区发展为核心,开发山区旅游“处女地”。
水系连通绘就水美乡村动人画卷
初春时节,弥陀镇安乐河畔,“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尽情展现,绘就了一幅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安乐河畔的“景美人和”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真实写照。
太湖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田家滩河水系(弥陀镇段)整治工程,总投资8589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障、岸坡整治、弥陀堰和田家滩堰建设等。
田家滩河水系整治工程的实施对修复河道水系连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弥陀堰及田家滩堰的建设,能高效提升河道景观、生活生产用水安全、美丽河流功能,对恢复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湖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作用,为营造安全、生态、美丽的农村水系,提升农村河湖内在品质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
随着水系连通建设深入推进,弥陀镇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我家就住在河旁边,经过治理后,这里的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成为了弥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晚上,来散步的人都多了,也成了弥陀新的拍照打卡地。”居民对整治后的沿河风貌欣喜不已。
除此之外,弥陀镇美丽乡村建设多点发力,成功申报长林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田家村市级中心村美丽乡村,建成白洋村新进自然村、真君村平畈自然村。积极整合移民资金600万元,重点打造集镇区美丽家园项目建设,实施了镇区道路黑色化及街道路边整治,彩虹大道十分亮眼,有效提升了集镇形象。整合移民资金150万元,新建3个自然村美丽家园活动广场,提高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水平,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3年,弥陀镇将继续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比干劲、拼项目,比服务、拼环境,比担当、拼落实,不断擦亮‘全国文明村镇’ ‘ 全国环境优美镇’金字招牌,推动各项工作开新局、见实效,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弥陀力量。”弥陀镇党委书记王西平表示。(方语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