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太湖弥陀镇:让乡村文明绘就幸福弥陀的最美底色

2022年07月15日10:31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自2005年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村镇至今,安徽省太湖县弥陀镇广大干群一直倍加珍视和呵护“全国文明村镇”这块金字招牌。17年来,弥陀镇始终坚持将文明创建作为重要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更加高效、更具实效。

齐心协力,打响创建攻坚战

召开全镇文明创建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大会,调整充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弥陀镇文明创建暨人居环境整治包保责任制的通知》,将集镇区划分为11个包保网格,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将创建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落实。

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村各单位将创建工作纳入工作重要日程,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抓好落实。建立了一把手带头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各班子成员包干抓、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镇党委、政府还将文明创建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对各村各单位工作实绩评价的重要内容;设置“红黑榜”,建立完善“四不两直”问题督查机制和跟踪问效机制,发现问题逐项整改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文化惠民,塑造乡村新内涵

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爱国热情、传递中华文明。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目前,全镇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6个、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积极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系列活动,涌现出全省“最美家庭”张明星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产生各级好婆婆、好媳妇52人。

成功举办“康健杯”弥陀门球邀请赛、民星进城·弥陀之夜、大别山(弥陀)首届边贸文化旅游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健身篮球友谊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幸福弥陀的生机与活力。

积极推进为民服务中心、金融、税务、退役军人等窗口标准化建设、快捷化办理、人性化服务和社会化监督,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村规民约,打造别具特色的文化墙和公益广告,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崇德向善,托起文明新高度

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安庆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

王金婵老人36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家中三代残疾亲人,用无私的母爱和坚强的臂膀支撑起残破不全的家,被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安庆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安庆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为农村留守老人开辟“爱心邮路”,带头发动爱心人士捐款的弥陀邮政支局投递员汪林峰,被评为“中国邮政安徽省分公司先进个人”“安庆市最美快递员”“安庆好人”,荣获“太湖县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像王金婵、汪林峰一样的先进典型不胜枚举。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的向阳居委会村民代表、组长周小霞;坚守在环卫一线辛勤付出的河口村环卫工人胡来群;身残志坚为全村筑起抗疫防线的白洋村第七网格第四联防组联防长毕传印;积极投身上海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弥陀村青年余煌;拾金不昧的安乐村村民周金云……一个个楷模构筑的精神高地,激励着弥陀广大群众做文明市民,崇德向善,为创建文明城市不懈努力。

太湖县山里红志愿者协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正式会员80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参加活动2796人次,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3人,募集捐赠资金达200余万元。

弥陀镇支教助学协会聚集社会资源,支持弥陀教育事业发展,募集资金100多万元,对全镇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予以奖励,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和教职工予以帮扶,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作为弥陀镇内的优秀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文明创建、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用爱心与真诚支撑起社会的责任,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惠万家

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着力盘活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依托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所、实践站11个,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活动全覆盖。打造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文化活动、健身活动等五大功能室,满足居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图书阅览等多方面、立体化的文化需求。

建立由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35支,招募注册志愿者5200余名。按照“年有安排、季有主题、月有活动”的要求,围绕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卫生健康、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1000多场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中“唱主角”,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经在弥陀镇蔚然成风。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2021年被评为安庆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和谐宜居,提升群众幸福感

整合多方力量,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开展集镇风貌“大提升”行动,对地下管网、路面、人行步道、绿化、亮化等进行升级改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实事,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突出背街小巷、建筑工地、主次干道等卫生死角整治,彻底杜绝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全面综合整治集镇的“脏乱差”问题。

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全面统筹起来,投入140多万元建设安乐村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风光旖旎的田园、环境优美的庭院、热闹的文化广场……一系列的喜人变化尽收眼底,新农村的幸福生活在这里徐徐展开。

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建管”并重,河道环境日新月异,弥陀颜值进一步刷新。一方面推进工程治理,实施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以及田家滩河水系(弥陀镇段)整治工程,沿河风貌极大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尽情展现。一方面抓实长效管护,全面推进河湖长制,设立39名镇村两级河长,通过河湖清障、河湖保护宣传以及污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统治理措施,解决农村水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恢复河湖功能,实现长治久美。

如今的弥陀,文明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群众,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浸润着商贸小镇。文明,绘就了幸福弥陀的最美底色。(吴素娟)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