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又“上新”

大量政府招标采购活动如何既守牢公正底线,又创新效率高的流程模式?日前,合肥市包河区试点上线专家打分监测系统。
“这个打分监测系统主要监测专家的主观分评审。通过系统大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体系,从专家自身、专家之间的打分分差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当分数偏差率达到系统预设的数值或其最高与最低打分的分差最大时,触发系统预警,该专家的分值将不纳入主观分评审汇总得分的计算。”合肥市包河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4月下旬起,专家打分监测系统就在包河使用综合评估法的建设工程施工及工程相关的货物、服务类公开招标项目上进行了试点使用。
“从实际效果来看,‘传统打分’向‘智能打分’转变,不仅能够减少专家畸高畸低打分对评审结果产生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评委的打分行为。”该负责人举例,包河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监理已完成开评标工作,评委打分触发去除条件后重新计算,该结果与未使用打分监测系统得出的结果对比,项目最终排名发生了变化。
一键认证登录 、一键调用信息、一键上传提交……此前,包河区公共资源交易还创新试点电子证照工作。投标人制作投标文件时,营业执照线上获取,既提高了招投标效率,节省了交易成本,又增加了招投标的透明度。统计显示,2022年以来,该区共完成电子证照项目43个。
创新路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线上系统,借助大数据、音视频交互等信息技术手段,自2021年起,包河区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远程异地评标,不仅实现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共享,也有效破解了评标评审中“熟面孔”等问题。截至目前,该区共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62个。
近年来,包河区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作为为企纾困解难的重要抓手,秉承“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5G”理念,推行紧急项目当天申报、当天对接、当天编审、当天挂网的“四当”服务,持续在规范交易、节支增收、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力。
今年前5个月,包河区共计免收标书工本费193万元;免收投标保证金9746万元;政府采购面向中小微企业51个项目,成交金额1.96亿元……在交易主体真切共享改革红利的同时,全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活跃度也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包河区共完成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236个,预算金额7.59亿元,成交金额7.06亿元,节约资金0.53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118个,预算金额2.32亿元,成交金额2.00亿元,节约资金0.32亿元,资金节约13.79%;政府采购项目118个,预算金额5.27亿元,成交金额5.06亿元,节约资金0.21亿元,资金节约4.00%。(王嫣然 许恋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