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选块宝地建“飞地” 马鞍山让人才这样“飞”过来

周坤
2022年04月19日10:3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前几年,位于安徽马鞍山的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杨伟真到上海、苏州等地招聘博士人才时,虽然马鞍山有很好的政策支持,但人才往往不愿意放弃原有的工作环境,他经常被拒。

高端人才智力如何引进,是马鞍山市不少企业面临的困境。

不过,眼下这个难题有了新解。日前,推出《马鞍山市支持“研发飞地”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支持企业在市外以“研发飞地”形式就地使用高端人才智力,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如今,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成立联合开发实验室,在上海设立“研发飞地”,公司引进的高端人才可以在上海办公,为马鞍山的企业服务。

让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截至目前,马鞍山市已有10家企业先后在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地建立“研发飞地”,共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申请专利超160项,走出一条以“飞地”聚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马鞍山经开区的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技术总监鄂凌松正在新装配的芯片封装车间进行技术指导。储灿林摄

破局:“大树”底下也“长草”

马鞍山市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兼属合肥、南京都市圈,但是在引进博士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则处在经济强市的夹缝中间。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不过,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往往是大树底下‘不长草’。”马鞍山市科技局区域创新与基地建设科科长孟宏星坦言。

其实,马鞍山市在招引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困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内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共同烦恼。

就在几年前,东科半导体为了开拓氮化镓电源芯片的应用领域,杨伟真不得不远赴大城市,使出“十八般武艺”吸引高端人才。

东科半导体研发人员在“飞地”正在进行研究。马鞍山市科技局供图

在上海,他们找到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希望引进一支科技创新团队。

但是马鞍山与上海相比,无论区位条件,还是生活配套,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按照过去的思路,全职引进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人才团队来马鞍山工作,结果肯定还是失败。

为了不再错过人才,经过反复磋商,东科半导体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建立“研发飞地”,合作设计研发。

所谓“研发飞地”,就是由马鞍山市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外设立的研发机构集聚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

“以前我们总想把人才引进来,现在我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在哪里不重要,把聪明才智贡献给企业、贡献给马鞍山才重要。”杨伟真说。

最终,在这一模式下,2019年11月,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成立联合开发实验室,科技团队在上海办公,为东科半导体提供科技支撑。

高端人才的不断引入,使得企业有了更大提升空间。2020年8月,东科半导体正式发布国内首创合封45W氮化镓电源管理芯片。截至目前,东科半导体已经推出了多个功率段的合封氮化镓芯片产品。

升级:从“企业自发”到“政府引导”

现在,除了东科半导体,还有安徽伟创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手苏州大学,设立苏州大学功能复合材料实验室;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松江区,设立泰尔重工激光研究院……

大城市种下“研发种子”,小城市收获“实业果实”,如今,这样的故事在马鞍山不断被提及,成为马鞍山打造“研发飞地”的生动演绎。

中钢天源的“研发飞地”。马鞍山市科技局供图

在外建设“研发飞地”虽不是马鞍山的首创,但在确保“飞地”上的项目、人才为本地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马鞍山下足了功夫。

今年3月底,马鞍山市正式印发《马鞍山市支持“研发飞地”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研发飞地”认定条件,并对利用“研发飞地”新引进博士、高级职称等高层次人才的企业最高给予40万元奖补。

马鞍山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研发飞地”由原来的“企业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将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道,有效提升产学研融合的效率。

人才“生活在外地、贡献为马鞍山”,企业“研发在外地、创业为马鞍山”,这是马鞍山市所期待的“研发飞地”的未来发展状态,也是支持“研发飞地”建设的初衷所在。

如今,马鞍山市重点企业在建“研发飞地”投资金额超1亿元,为马鞍山科技创新引来高端智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在“研发飞地”飞速发展的同时,马鞍山开始探索如何让这一模式如何“飞”得更高。

马鞍山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马鞍山市已有11家新型研发机构和2家技术转移分中心,未来将通过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在马鞍山落地转移转化。

应运而生的“飞地”模式、与日俱增的“飞地”企业、落地开花的“飞地”项目,让人才各得其所,让高贤大展其长。一个 “逐梦来“马”、“鞍”居乐业、“山”马奔腾”的人才生态,点燃了马鞍山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责编:范晓琳、宫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