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绩溪:传承非遗 乡村振兴大放异彩
近年来,宣城市绩溪县深入挖掘地域特色乡村传统优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激活乡土文化之魂密码,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非遗+保护,非遗保护有章可循。将非遗保护作为文旅融合基础性工作,先后编制出台《绩溪县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绩溪县旅游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绩溪县非遗传习基地、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办法》《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修建性详细规划》《古城水圳及两侧重点地区综合整治规划》等,推进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2项,省级22项,市级59项,县级133项,非遗保护有章可循。
非遗+传承,为乡村振兴“铸魂”。开展非遗进舞台、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重点非遗项目传承有序。传统音乐类有徽州民谣;传统舞蹈有手龙舞、火狮舞、火马舞等;传统戏剧有徽剧;传统体育游艺有游龙舟、抬五帝、跳旗;传统美术有徽州三雕、髹漆技艺、徽州墙头画等,传统技艺有徽墨制作技艺;民俗有徽菜、赛琼碗、祭社等。通过“活态”展演传承,赋能乡村振兴。在瀛洲镇仁里村,舞狮是仁里村一直以来流传的习俗,非遗文化,自古流传。近期,伴随南门钟声“咚”地敲响,“彩狮闹元宵”表演登场,全村人头攒动,叫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非遗+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绩溪县以非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通过保护、研学等多种形式,传递非遗内在价值、培养新生代传承人群和激发文化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赋予乡村振兴新时代意义。以徽墨文化园、中国徽墨文化产业园、徽雕文化园、徽菜文化园为依托,大力开展非遗保护传承;以徽戏童子班、民歌、传统舞蹈为精品,打造非遗艺术品牌。正建设完成占地700平方米的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2021年12月22日,绩溪县新增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分别为绩溪县桂枝小学、徽善堂木雕有限公司、安徽徽顺酒店有限公司。目前,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家,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所)7家,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1家,市级保护性示范基地4家,县级传习基地(所)28家。
非遗化+产业,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成功举办了八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安苗节”“油菜花节”等各类徽文化节庆活动;定期举办元宵节徽剧展演,文化遗产日非遗图片展、农村题材新编徽剧小戏专场演出、伏岭乡村春晚徽剧专场等;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艺品市场趋热,民歌民俗逐渐走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新的契机,部分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魅力,带动产业兴旺、村民致富,探索出“非遗+产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绩溪县尚村,以“十姓九祠”“百工技艺”“徽派古建”“板凳龙”“积谷会”等原生态人文和非遗资源,开展系列民俗乡愁文化游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古徽州的魅力,年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有力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章晋瑛 章祺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