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大米”:打造江淮“粮心”米
——一脉香传五千年,点亮乡村振兴路

江淮之间,食宝含山。含山县地处皖中东部,属于平原水稻区,水资源充沛,土地肥沃,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近年来,含山县大力发展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抓顶层设计、质量溯源、科技支撑、市场开拓、要素保障,全面推进“含山大米”品牌创建,着力构建体系完备、要素集聚的全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和产品竞争力,最终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
“含山大米”稻米生产基地优先选择长江支流流域等水源土壤条件最佳区域,目前已建成示范基地1.4万亩。核心示范区与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绘制厘米级精度生产基地电子地图,正在推进45万亩全域农田数字化,实现全域农田可视化管理。
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推荐,“含山大米”选择使用丰产性、适应性、米质及抗性最优的4种品种作为专用稻种,制定种植技术规范,严格按照绿色、有机大米生产标准实施,已有9家企业获得生产大米的绿色或者有机认证。
“含山大米”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优质资源,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并组织策划食味含山大米品评品鉴活动、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制作“含山大米”“食宝含山”宣传片,展现“含山大米”文化、科技、绿色等核心价值。
2017年,“含山大米”区域公用品牌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20年,“含山大米”成功创建了省第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2021年,“含山大米”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目前,该县水稻种植面积达45万亩,其中优质专用水稻35万亩,开发专用品牌“含山大米”基地5万亩,年产“含山大米”1.5万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含山大米”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杜雄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