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鸠江区:“1%工作法”为企业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走进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官陡门路工厂一楼的加工中心,2000平方米的车间经过智能化改造后,已经不再是过去流水线上工人一个挨着一个的拥挤场面,大型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用,让整个车间显得宽敞而整洁。
杰锋公司老厂位于鸠江经济开发区一期飞跃东路,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空间严重受限。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鸠江区在土地指标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为杰锋公司增加74亩用地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和产品研发中心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产值预计将突破20亿元。
这是芜湖服务企业“1%工作法”落地开花的一道缩影。“十四五”开局之年,芜湖创造性提出“1%工作法”,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努力实现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全市企业平均利润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
向着“1%”的目标,相关部门、企业实招频出。
“鸠江区经信局鼓励我们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经过改造,企业可节约用工50到80人。”杰锋公司董事长范礼介绍,在面临“用工荒”难题的大背景下,这一举措大幅缓解了企业的招工压力,每年还为企业节省了800万元左右的人力资源成本。
智能工厂的建成,对企业的意义不止于此。据介绍,依托智能工厂,鸠江区经信局积极引导帮助杰锋公司开展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应用改造,实现系统集成应用,对数据实时采集与监控,对生产进行有效配置和调度,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每年可节约原材料成本约300万元。
为了“1%”的目标,拼上“100%”的努力——“1%工作法”推行以来,鸠江区从重点企业着手,从组织体系、平台构建、降本增效等几个维度,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利润水平。
“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在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有着直观的体现。针对企业高能耗特点,鸠江区经信局从节能改造、资源再利用出发,帮助华谊公司降本增效。
“‘双碳’遇上‘1%工作法’,助力企业实现了生态环保、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文斌介绍,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目前已完成节能技术改造10项,每年可节省动力原煤1360吨、原料煤约300吨,产生经济效益约230万元。
与此同时,针对企业“跑冒滴漏”问题,鸠江区经信局鼓励企业利用“余热余压”建设自备发电站。目前,华谊公司已投入运营一台0.8MW余热机组,年发电量约480万KWh,发电机组产生的凝液约8000吨/年也在生产装置中循环适用,该机组年节约标煤约2500吨,所发电量全部用于企业自身生产,为“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减轻了负担,年产生经济效益约300万元。“区经信局还帮助企业申请技术改造、税收奖励等约1200万元。”陆文斌说,根据测算,一系列举措今年累计为企业提高了2250万元的利润。
在鸠江区,“1%工作法”已成为一场倒逼创新的实践。区经信局副局长王芳介绍,今年该区创新性推进企业直供电和闲置厂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帮助26家意向企业对接,41家企业签约,2021年签约意向电量已超6亿千瓦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企业实际需求,持续促进降本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王芳说,将推深做实“1%工作法”,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赵丹丹 邓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