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安徽省分行: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贷款余额突破百亿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强化科技赋能,推出“普惠e贷”系列线上产品,普惠金融工作迈上新台阶。截至今年6月末,全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
“药不到亳州不全”。在我国中药材贸易领域,这句话流传甚广。安徽亳州,拥有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数以万计的药商聚集于此,“买全球、卖全球”。亳州市德源药业有限公司法人张艳秋,便是其中一员。
“我们主打石斛和西洋参批发,一年流水能有几千万。”张艳秋说,别看公司业务做得顺风顺水,但每年这个时候,都得为钱发愁。原来,9月初到10月底,是她上东北收购仙参的日子。按照行业规矩,收参得是全款。“每公斤仙参要100多块,我们一收就是20来吨,资金压力极大。”
一边是全款收参,另一边下游客户拿货时,时有赊货情况发生。从进货到资金回笼中间的这几个月,是张艳秋最难熬的时光。
以往,遇到流动资金缺口,她往往找亲戚、朋友周转,因为觉得去银行贷款手续太麻烦。“但这样也有缺点,一是缺口大的时候,得找好几个人借,二是成本也不低。”
今年,一次偶然机会,张艳秋得知交行安徽省分行推出了一款针对亳州药商的普惠线上产品——“药商e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联系上交行亳州分行。客户经理很快上门对接,指导她使用产品。
没想到,前后只用了2天时间,400万元贷款就批了下来,用款方式灵活,利息也低。“这下,我们进货时底气更足了,遇到好货也能多囤一点。”张艳秋说。
据悉,作为一款专属产品,“药商e贷”依托线上数据和科学建模,实现了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操作。同时,为贴合药商资金需求的周期性特征,贷款支持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为药商节省成本。
受惠于普惠金融的,可不止亳州药商这一个群体。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建筑企业,规模常年位居中冶集团第一方阵和安徽省建筑行业“三甲”,上千家供应商遍布全国。
“近年来,为助力十七冶供应商有序发展,我们提供了保理业务。以十七冶信用为担保,以双方合同为依据,向供应商发放周期、额度不等的贷款。”据交行马鞍山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江婷婷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发放贷款5.17亿元,涉及供应商200余户,其中普惠客户180余户。
上述两个案例,不过是交行安徽省分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缩影。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该行普惠贷款规模在18个月内增长180%,余额突破100亿元,客户近1万户。
体制机制建设先行,是做好普惠金融工作的基础。
“省行层面,我们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的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省辖分行层面,均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据交行安徽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孙冬梅说,在交行,普惠金融工作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部门,而是横跨各个条线,覆盖前中后台,“全行做普惠”。
机制上,安徽省交行在资源配置上始终向普惠金融倾斜。一方面,在信贷规模上不封顶,做到应贷尽贷;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培养优秀普惠金融人才。在考核过程中,把普惠金融列入“一票否决”事项。
“近年来,我们强调科技赋能,从线上抵押贷产品开始做延伸,研发推广‘线上税融通’等多款线上产品。”在孙冬梅看来,发力线上产品有利于消减主观因素对信贷业务的干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同时,基于大数据和科学算法的线上产品风控表现更好。
谈及下一步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俊表示,将对标对表监管部门和总行要求,不断丰富既满足普惠客户需求、又符合风控要求的创新产品,进一步增强服务小微企业能力,力争普惠贷款余额再创新高,增速排名位居国有大行前列。(陈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