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杯·我的退役故事

阚立:一朝入党 一生为党

2021年06月23日10:3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现年78岁的老党员阚立是一名退伍老兵。他曾转战南北,投身于抗美援越炮火纷飞的战场。战争的洗礼、生死的考验、部队的历练,铸就了他对党矢志不渝、坚定崇高的信仰。他的一生都在践行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红色基因伴随成长

阚立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兄弟姐妹八个,他是老小。阚立的父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当地的“支前”模范,经常夜出日归给前线运送公粮,阚立说父亲虽然话不多,却是用行动影响着孩子们。

阚立在心中埋下一颗红色的种子,是因为童年时的一记耳光。阚立回忆道,那是父亲第一次打他。在他儿时,一日中午和往常一样吃饭,家里的桌上依旧放着一碗酱,十几根大葱,一盆蒸熟的白薯干,还有一大盆苦沫菜面糊汤,年少的他不想吃,哭着闹着要吃高粱米粥。父亲看他不听劝,上来就给他一个耳光,他哭得更厉害了,心里更加委屈。他始终不明白,那么慈祥的父亲为何要为吃一碗高粱米粥打了自己。

1962年,读初中的阚立在哥哥的带领下参加了解放军。那时部队会为战士放露天电影,时隔多年,直到他看了《党的女儿》才真正明白当年父亲的一记耳光,原来那些高梁米是送给解放军的,父亲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也要保障解放军吃饱饭,好有劲去打敌人。这一巴掌从此印刻在了阚立成长的道路上。

同时,已身为军人的哥哥姐姐,也深深影响着年少的他。

正是这样一种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家庭教育,阚立耳濡目染,在红色基因的伴随下成长。入伍后他勤学苦练,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受到嘉奖。

阚老在统筹志愿服务工作。梅韬摄

一生最珍视“党员”称号

“这一生别的都可以不要,但我最在意的就是‘党员’这个称号。”

1968年,阚立退役回到芜湖,分配在火车轮渡所工作。他苦心钻研业务,发扬部队刻苦练兵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电工长。在铁路技校任职期间,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等。

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已经步入暮年的阚老,仍是家人眼里的“工作狂”。退休后的他,以社区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奉献着余热。十多年来,他一直担任赭麓街道建杨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关工委执行主任,创办镜湖区第一个五四爱心学校英语辅导班;劝导辍学儿童返学;给自己立下规矩,每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困难儿童进行家访……近年来,阚立被评为市级先进党务工作者、市级关工委五老先进个人称号。

入党,对阚老来说是神圣而崇高的。面对入党积极分子,他总是要求他们在入党申请书中写清楚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你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阚老郑重地说,入党成为一名党员,这不是戴在头上的光环,而是在举手宣誓那天起,就有了责任、有了担当,是付出、是使命,甚至必要时是牺牲,想要入党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面对支部的党员,他要求每个党员都时刻牢记誓词80个字,把它当做一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离一名合格的党员还有多少差距,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身上有没有“灰尘”要清除。

如今,阚老做了三次支架手术,胸口常常会出现不适,但仍不遗余力去做这些事。对此,他真诚地说,他想用自己的晚年,把曾经被贻误的美好年华给补回来,把该做的奉献给补回来,补给祖国和人民,这样他才心安理得,才能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康丽 梅韬)

(责编:范晓琳、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