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党史教育走进艺术课堂

2021年06月05日11:31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创新党史学习形式,积极立足“艺术”特色,多措并举将党史教育融入艺术课堂。科学设计专业课结合党史教育的教学体系,将最合适的红色元素、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到艺术课程内容。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使得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走入学生心中。

学生们正在练习书法。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供图

书法,谱写光辉历程

传统书法表达红色故事。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授课教师陈国栋将传统书法与党史教育结合,使学生受到了艺术和精神的双重熏陶。书法界的泰斗人物赖少其是书法课上的“常客”。赖少其是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新四军老革命家,曾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顽强斗争,后越狱回到苏北解放区。陈国栋将赖少其作为一个经典去讲解。他解释道:“讲好赖少其的故事就是讲好党史故事,红色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比起讲述遥不可及的人物,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更为生动。”陈国栋也鼓励不同地区的学生把红歌作为书法学习的载体,把家乡的经典革命故事作为书写的题材,如书写巢湖和金寨的红歌等。

学生们正在练习篆刻。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供图

篆刻,铭记红色记忆

篆刻课堂上一把小小的刻刀勾勒出了党史中的红色记忆。“篆刻艺术”是艺术学院常设的公共美育课程之一。课程把传统文化与党史中的红色文化相融合,让党史从无形到有形的转换过程中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红色基因引进课堂与教学结合,可以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更生动深刻的认识红色历史,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同时加入学科竞赛,使得同学们在创作时更具积极性。”谈及为何将篆刻课与党史教育结合起来,陈国栋老师如是说。

大合唱。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供图

声乐,唱响爱国情怀

音乐是有温度的,能直达人心。是有力量的,可以鼓舞士气,音乐的思政教化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合唱团教师赵义堃通过带领学生学习排练作品《地道战》,《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十送红军》《在灿烂的阳光下》《唱只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红色音乐,将党史教育融入合唱教学中。赵义堃老师表示:“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在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极具震撼力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对于参与者与观看者来说都是激发对真善美追求的过程。

彩绘活动。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供图

绘画,助力乡村振兴

将彩绘课堂搬到乡村,用思政彩绘为乡村增光添彩。彩绘教师朱庆带领学生前往灵璧县尹集镇玗疃村进行彩绘活动,30余位学生通过墙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地展现思想政治内容,同时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朱庆老师这样介绍彩绘课堂融入的党史内容:“彩绘内容都是和党的政策紧密结合的,彩绘场地有时会放在革命老区。我理解思政彩绘是一个输出输入的过程,学生在墙上输出彩绘内容,同时党史教育也在输入进他们心中。”进农村彩绘也可以让学生实地感受到新农村在党的带领下发生的变化,看到农村的新面貌。

书法、篆刻、声乐、彩绘这些艺术课程通过与党史的融合,成了课堂思政的一个成功实践。一系列的党史知识融入艺术教学加强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使百年精神具像化,在提升了艺术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精神层次。美育和艺术教育得到了同步的提高,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缓缓盈润校园,滋养学生身心,培养了德智体美劳接班人。(项鑫 薛晓雨)

 

(责编:吴西露、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