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女儿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起床晚了,奶奶一边帮她穿衣服,一边焦急地催促:“再不快一点,就要迟到了……”这时,袜子刚穿到一半,女儿突然停下来,放声大哭:“我不要迟到,我不要迟到……”奶奶赶紧劝解:“我们还没有迟到,再不快一点,就会迟到……”女儿哭得更厉害了,奶奶一下子手足无措。我见状便蹲下身,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哄她说:“我们不迟到,我们不迟到……”这个许愿式的“不迟到”,让她停止了哭泣。
一句“就要迟到了”,拨动了孩子的焦虑情绪,击中了她脆弱的泪点。作为小孩子,一时分不清“就要”和“已经”迟到不同,也听不懂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你要抓紧时间。她也不知道,这一哭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加耽误时间,结果可能真要迟到。面对可能发生的“坏事”,小孩子不知如何应对,只知放声大哭,未免有点好笑。可是转念一想,成年人就比小孩子高明多少吗?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不是时常焦虑不安而又茫然无措吗?
有人说,一个集体焦虑的时代已经到来。上学的为考试焦虑、就业的为薪水焦虑、买房的为还贷焦虑、退休的为养老焦虑……我们经常处于无法逃避的焦虑之中,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从心理学上说,焦虑是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焦虑作为一种紧张情绪,来源于人类居安思危的生存本能。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内生动力,但过度的焦虑则有可能把我们的精神压垮。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眼泪解决不了问题。同样,焦虑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控制不好焦虑,这种情绪就会变成问题,成为我们心中的“拦路虎”。有哲学家这样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如果将这里的痛苦替换为焦虑,我们就更容易理解: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往往是不客观、无根据或者扭曲的)而产生的。这提示我们,只要纠正这些看法,就可能缓解焦虑。但改变看法,只是第一步。
我们不可能没有焦虑,关键要学会与焦虑正确相处。是困于其中无法自拔,还是挣脱出来战而胜之?一旦困于其中,我们除了无穷无尽的焦虑,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结果必然越来越糟。只有甩掉焦虑情绪的包袱,直面让我们焦虑的问题本身,下功夫解决问题,才有望战胜焦虑。许多优秀的人不是没有焦虑的事情,而是没有焦虑的时间,他们都在忙着解决那些可能让他们焦虑的问题。这样一来,他们反而不再焦虑。可见,学会与焦虑正确相处,不仅是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更是一个积极行动的过程。积极的行动才是最好的解药。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